《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的教案设计(6)

时间:2021-08-31

  三、比较阅读

  (1)与短文《恐龙无处不有》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提示: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不同之处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5;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2)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提示: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

  四、语言学习

  下列语句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1)青蛙和错炼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提示:举人们熟知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赡殊为例,说明同属~个家族的恐龙和蛙类一样,是不适应南极气候的。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提示: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说明天文学研究的意义。括号中的文字起强调说明的作用。

  (4)即非常纯的沙子。

  提示: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括号中的补充说明,使表述更严谨,达意更准确。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提示: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