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优秀教案设计(3)

时间:2021-08-31

四、开辟“绿色通道”

  1、师(拓展):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觉得应该怎样写?(课后完成)

  2、师(特别提醒):同学们上学或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让不和谐的蓝树叶消失,让绿树叶、黄树叶、红树叶来美化我们的校园与生活。

五、指导写字

  1、师:(出示小黑板)课文学完了,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大家还认识吗?学生认读、组词。

  2、说说用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学生观察后说出识记方法。

  3、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一说某个字怎样写才规范、美观。

  4、学生找找横、竖中线上的笔画,教师用红粉笔标出。

  5、教师范写,重点提示“由、景、笔、拿”等字的写法。

  6、学生描红、临写,把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多写两遍,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7、选出写得好的在全班展示。

六、完成课后练习

  1、(课件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了我了吧。

  吧。

  ① 指名读

  ② 你能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③ 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④ 指名读读。

七、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组词。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反思这一教学设计,很多方面值得借鉴:

  1、课堂一开始,通过出示一片蓝色的树叶,使学生产生疑问,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课文,自主获取答案。

  2、多种形式的闯关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3、重视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每读完一次对话后,问道:你们知道了什么?或者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你觉得该怎样读?你能试着用这样的表情(语气)读一读吗?让学生自主地去感悟、朗读。

  4、加强读的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5、在课文结尾处放飞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如你想对林园园说些什么,你还想对李丽说点什么?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认为该怎样写?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