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堂教案实录(2)

时间:2021-08-31

3、关于话语霸权:

  在权力结构之下,中国出现三种类型的人──主子、奴才、奴隶。但这三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权力中心就是真理中心,权力中话语就成了语言的霸权。在中国,“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兵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鲁迅说:“中国没有真正的逆、匪、犯,所有的称谓都取决于权力者的意志。”《狂人日记》中有一句话,“总之,你就不能说话,你一说你就错。”语言霸权在中国最极端的形态就是指鹿为马。

4、关于中国人的健忘:

  健忘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权力压制;一个是精神胜利(阿 Q 精神);一个是精神奴役。在《坟》中的《春末闲谈》中鲁迅讲到了细腰蜂,它用毒针,向小虫身上一戳,小虫麻木不动了,但还活着,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细腰蜂便慢慢一口口不慌不忙地吃掉它。细腰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有麻醉剂。鲁迅说,细腰蜂解决了历代统治者最大的难题,因为统治者都要别人做牛做马,但人们一做事情便有思想、便要反抗,最好是既能当奴隶,又没有思想,或者说保存运动神经,却没有感觉神经,细腰蜂正起了这个作用。

5、关于鲁迅式的无路可走:

  鲁迅的“无路可走”很大程度上就是绝望,而绝望其实就是看透了。鲁迅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的奴隶化的密切关联感到绝望之后,又几乎以同样的理由粉碎了西方文化的种种神话。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民主确有积极的一面,但对物质与科学理性的过分崇拜,将导致人的内面精神的丧失,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而当人们把民主变成众数崇拜时,必“借众以凌寡,托言众治,压制尤烈于暴君”从而形成“以独制众者古,以众虐独者今”的历史循环。鲁迅继空间上否定希望之后,又从时间的角度否定了未来。先生说,“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所以,未来的黄金世界,仍然有矛盾,冲突,斗争,仍然要流血,有奴役、有杀伐。所以,鲁迅说,从来就没有至善至美,极境就是绝境。鲁迅还粉碎了“过去”的种种神话。比如,鲁迅先生有一篇《死后》,写人死了,但什么都来了,生意都做到棺材里,他借此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人事灾难的结束,而是更大痛苦与荒谬的继续。鲁迅堵住了一切精神的避难所。无路可走很多时候表现为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