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堂教案实录(4)

时间:2021-08-31

三、走进心灵──放飞风筝

  师: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我们现在不妨放飞风筝,来谈谈“精神虐杀”这个话题,你们认为生活中,那些行为是精神虐杀?

  生:隐私权被侵犯。

  生:对民工的歧视和排斥。

  师:眼睛能看到地底下,好。

  生:公务员报考限定身高,我觉得也算精神虐杀。

  师:一切的不平等,或是对“人”自由精神的抑制,都可以看成是精神虐杀。

  生:宣传舆论的偏向,使公众失去了知青权。

  师:呵呵,这就是话语霸权。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在爱的名义下的精神虐杀?

  生:为了子女的终身幸福,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

  生:送温暖的时候,让“被温暖者”者抛头露面地宣传。

  ……

  师:说的很好。想一想,你们精神有没有被虐杀过?

  生:父母设计好人生道路,让我去走。我觉得这是对我的精神虐杀。

  师:因为父母的设计,让你失去了自由地赋予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

  生:应试教育挤占了我们的青春和快乐,让我们的回忆成了灰色,我觉得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虐杀。

  师:呵呵,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梦魇,火热的青春化为单调的数据。应试教育虐杀人啊!

  生:班主任公布我们的成绩排名,老师不断请家长,我认为也是恐吓。因为那让人感到羞愧,感到巨大的精神负担,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师:呵呵,我会帮同学们转告的,希望他们注意方法。任何人都不能再精神虐杀了,哪怕是以爱的名义。懂得了精神虐杀决不是目的,我们还要保护自己的精神不受侵犯。那么,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持思想的明亮?如何高扬精神的大旗?如何维护思想的自由?如何促使生命的舒展?这节课结束了,但这个重要的命题,永远不会结束,需要同学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回答。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同学们再见!

  生:王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