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三)创造与拓展

  题(一)

  1.答案:

  这类音乐作品一般都表现出宁静、安谧、甜蜜或忧伤的情绪色彩。

  2.教学建议:

  (1)作曲家描绘月光的手法(一度创作)是多种多样,同时欣赏者理解月光,表达月光的手法(二度创作)也可以多种多样:口头描述,美术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制作,诵读名诗佳作,想象画,色块、图形、舞蹈等等都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这里,用名诗佳作的诵读、色块、图形来表达月光尤为有效。

  题(二)

  教学建议:

  (1)歌曲旋律简单,通谱采用135三个音写成,又有乐句的重复,很通俗朴实,较能为全体同学所接受,故建议全班同学一起参与此活动。

  (2)尽量放松,手脚并用,全身舞动,口中欢呼,无须顾虑动作的整齐划一,规范精确,能随韵律踏准节奏即可。

  (3)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及彝族特有的五拍子节拍要与击掌(打击乐)和人声的伴奏节拍合得天衣无缝,不要错位。

  题(三)

  教学建议:

  (1)听一下歌曲(无伴奏合唱)的录音,先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

  (2)此曲较适合人声模仿与口风琴演奏,口琴若是半音阶的也可吹奏。

  (3)奏唱时,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连贯。

  (4)可让一部分同学唱歌曲,一部分人奏歌曲,做到人人参与,唱奏齐全。

  题(四)

  1.答案:

  《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中秋》、《十五夜月》等等。

  2.教学建议:

  (1)唐诗宋词中描写月色的名篇很多,也很经典,可从语文教材及课外文学作品中寻找一些。

  (2)描写月色很少有纯自然景色的描写,作者大多数是借景抒情的,学生在选配音乐时,先要搞清楚古诗所传递的是怎样一种情感:愉悦的,还是忧伤的?然后有针对性地配上音乐。

  (3)准备一些砚台、砚墨、对联字画、纸扇民乐等作为道具与背景,进行情景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