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 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 识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3、 理解本则寓言的寓意,提高分辨是非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则寓言的寓意,提高分辨是非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讲《 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

  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这一撞,撞断了兔子的颈部,兔子当场倒地死亡。一旁的农夫看到之后,急忙跑上前将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后很开心的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把这只兔子煮来吃。农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

  从此以后,他整天守在大树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 的兔子。可是许多天过去了,他都没等到 在大树下的兔子,反而因为他不处理农田的事,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芜。请同学们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生谈: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较短,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刚刚老师讲的是中国的一则寓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的寓言——《农夫和蛇》,看它教给我们一些什么道理。

二、预学指导。

  1、 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汇报。

  2、 展示预习成果。

  ①《伊索寓言》简介。

  ②扫清字词障碍。

  ③朗读故事。(先学生自由朗读,再小组讨论用什么语气语调读本文。请小组代表读,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相机指导读“血的教训”时,语气沉重些。)

  ④ 复述故事。(生复述,评价,教师相机点拨如何复述以及本文启示一定要复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