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案

时间:2021-08-31

《家》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教案1

  活动目标:

  1、 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使用打击乐器的乐趣。

  2、 感受乐曲跳跃欢快的情绪,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动作。

  3、 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应该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

  1、歌曲CD 、 图谱、 呼啦圈、

  2、打击乐器:刮胡 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谜语——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

  请听谜语: 一个小小游泳家, 说起话来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 大了有脚没尾巴.

  出示图片:对了,小朋友真聪明,今天的小客人就是小青蛙。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可是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了。有办法帮它回家吗?

二、基本部分:

  (一)、学唱歌曲——感受乐曲跳跃蹦跳的情绪

  1、 帮小青蛙唱歌,老师说歌词,小朋友看老师手势,老师说一句儿歌,小朋友就帮着青蛙唱:呱。我的收获

  1、游戏的时候,游戏规则没讲清楚,所以孩子不知道到底该怎么跳。(刘主任)

  2、最好是唱歌词的时候不跳,呱的时候跳一下,这样更清楚。(刘主任)

  2、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3、用小手学青蛙在自己腿上跳一跳。老师轻声哼唱歌曲。

  4、师:“小青蛙跳着,唱着,往家回,它在干什么啊?”(捉害虫)“对呀,它一边往家走,一边捉害虫呢。吃了害虫心情怎么样?(高兴)所以它就高兴的唱一声。

  5、出示图谱,幼儿看图谱按节拍学习蹦跳动作。要求蹦跳时不能忽快忽慢,保持匀速。

  老师:“小朋友们,青蛙看见害虫 的时候就要跳一下,吃掉害虫,吃饱了就开心的唱一声。”带领幼儿看图谱练习按节拍蹦跳和青蛙的叫声。

  6、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练习蹦跳动作。

  (二)、学做游戏——合拍模仿青蛙跳

  1、我们帮助小青蛙唱歌,一路唱一路捉害虫,终于回 到了家,看,小青蛙的家到了,小青蛙还有好玩的乐器呢。

  小朋友们一组用刮胡演奏,一组学青蛙蹦跳。

  2、第二次游戏 跳荷叶——学本领

  幼儿要听好音乐,在蹦的地方跳到荷叶上,谁就得到青蛙的礼物(头饰)老师示范一次游戏。

  3、第三次游戏

  小朋友交换游戏。强调在“蹦”处按节奏蹦到荷叶上。

  4、保护青蛙

  小朋友,春天到了,青蛙可忙啦,到处捉害虫,所以农民伯伯的庄稼才长的好,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三、结束部分:

  咱们去帮助做保护青蛙的标志,告诉人们保护青蛙。

《家》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

  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去找贝贝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呀?

  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2、板书课题:文具。随文识字: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二、自由读文,读准生字新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已经

  (2)学生评议,鼓励与纠正并用。

  (3)用多种方法读准要认的生字。

  三、学习会写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哪个字最难记。

  4、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

  7、教师巡视。

  四、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3、你有过小贝贝这样的现象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4、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

  五、联系实际,学习表达,自我教育。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疼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推选说得最好的学生作总结。

《家》教案3

  【活动目标】

  1、练习钻过直径60厘米的竹圈,提高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架座的竹圈8个(直径60厘米),玩具小鱼或折纸(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

  2、布置好场地,见图。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师:有只能干的小猫一早就起来锻炼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和小猫来锻炼吧!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做模仿操:

  上肢运动→下蹲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教师自编)。

  2、基本部分。

  (1)幼儿站在线后。师:今天小猫要搬家了,它要把喜爱吃的鱼也搬走,路上它要钻山洞、过草地。

  (2)教师示范、讲解侧面钻的动作要领:侧站,团身将一只脚先从竹圈中伸出,然后低头钻过,身体不能碰到圈。然后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全体幼儿练习钻,教师纠正幼儿动作。

  (3)游戏“小猫搬家”。

  游戏规则:每次只能送一条鱼。如果送鱼时碰倒山洞要赶快扶起再跑,钻过山洞后,爬过草地将鱼送到新家,然后从右侧跑回,站在队伍最后。当第一只小猫钻过第二个山洞时,第二只小猫才可以钻。全体幼儿分组游戏2~3次。

  (4)组织幼儿比赛,看哪组小猫搬得快。

  3、结束部分。

  (1)复习游戏“大浪和小浪”。

  (2)模仿小猫洗脸、小猫理毛、小猫伸懒腰等动作,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初学时可只放一个竹圈,熟悉玩法后可多放几个。爬时要求手脚一起着地爬。

  活动延伸:户外活动时,可将竹圈放于一角,供幼儿自由联系钻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