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方程》数学教案(2)

时间:2021-08-31

《认识方程》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认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数学应用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出示,讨论天平的.作用及用途,平衡状态和倾斜状态各说明什么情况。平衡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相等,倾斜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不相等。

  活动2【讲授】探究授新

  一、 认识等式与方程。

  1、出示(一),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左边20克和30克,右边50克。提问:你看到天平怎样?天平平衡,说明什么?(生:说明两边质量相等。)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20+30=50)为什么中间用等号? 指出:像这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等式。

  2、出示(二),把左边的其中一个20克砝码换成x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50)

  3、出示(三),把左边托盘中的一个x克的砝码拿走,右边的50克砝码换成30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 30<x)

  4、出示(四)天平图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X+X =100或 2X=100 )

  5、出示(五)天平图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10+ X<80或80>10+ X )

  6、出示刚才5道不同的式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对5道式子进行分类。(提示: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指名分类,要求说出分类标准。

  7、对“是等式的”与“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再次分类。 “是等式的”分为“不含有字母的等式”、“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分为“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不等式” 观察“是等式的”中“含有字母的等式”与“含有字母的” 中“含有字母的等式”发现了什么?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8、师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你能举出一些方程吗?(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9、揭示课题:认识方程。

  二、认识等式与方程关系

  1、认真观察刚才的(1)20+30=50 (2) x+30=50(5) 2X=100,问:(1)是等式吗?是方程吗啊?(2)(5)是方程吗?是等式吗?

  2、小结: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你能不能用图形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引入集合圈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① 35- =12 ( ) ⑥ 0.49÷ =7 ( )

  ② +24 ( ) ⑦35+65=100 ( )

  ③ 5 +32=47 ( ) ⑧-14> 72 ( )

  ④ 28<16+14 ( ) ⑨ 9b-3=60 ( )

  ⑤ 6(a+2)=42 ( ) ⑩+=70 ( )

  2、请同学们自己写出方程与等式各3个。

  3、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3=0是方程( )

  (5)4+20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

  5、列出方程

  (1)x加上42等于56。

  (2)9.6除以x等于8。

  (3)x的5倍减去21,差是14。

  (4)x的6倍加上10,和是20.8。

  6、看图列出方程。

  列方程时,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写在等号的一边

  7、先读一读,再列出方程

  (1)一辆汽车的载重是5吨,用这辆汽车运x次,可以运40吨货物?

  (2)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2.5元,一个面包的价格是x元,买2个面包和1瓶矿泉水一共花了11.9元。

  四、 课外小知识,介绍方程的历史,让孩子们体会学习方程的用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方程的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认识方程

  20+30 = 50

  x +30 = 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x > 30 方程一定是等式;

  2 X = 100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 + X < 80

《认识方程》数学教案3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一>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 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

  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展示同学们不同的分类,并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结果。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为了解决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一种分法。(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

  3、理解概念

  师:为什么这么分?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左右两边相等

  揭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

【《认识方程》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1.《认识方程》教学反思

2.《认识方程》评课稿

3.认识方程说课稿

4.《认识方向》数学教案

5.小学认识方程课件内容

6.认识方程的数学教学反思

7.北师大认识方程课件

8.《认识方程 》教学反思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