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过桥大班教案(3)

时间:2021-08-31

小熊过桥大班教案6

  实践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过桥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教育,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教育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活动准备:

  1、 带幼儿走平衡木。

  2、 教学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2、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幻灯片画面,感知小熊过河时的心情。

  3、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结束部分;随录音机一起念儿歌。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走过桥,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小熊过桥大班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

三、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 说儿歌,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

  3、 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 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 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5、 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延伸活动:学习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也可交换头饰。

小熊过桥大班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图谱、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以儿歌导入,完整欣赏歌曲。

  3、 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 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出示图谱,拍打节奏,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每一句歌词。

  5、 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布置“小桥”的场景,幼儿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五、活动结束:集体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小熊过桥大班教案9

  设计意图: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们尝试用哑剧引入,将语言教学和表演形式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学词:瞧、鼓励。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投影片。

活动过程:

  1、哑剧引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表演根据儿歌第一段改编的哑剧。

  (1)表演力求生动,着重刻画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

  (2)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出示投影片并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③教师出示投影片并以熊妈妈的口吻朗诵儿歌第二段。

  师:“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帮助小熊,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咱们来听听熊妈妈到底是怎么帮助小熊的。”

  ④学习第二段,认识并理解词语“鼓励”。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集体朗诵整首儿歌。

  3、分角色朗诵并表演儿歌。

【小熊过桥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1.小熊过桥大班教案

2.大班童谣活动教案:小熊过桥

3.小熊过桥教案

4.小熊过桥的教案

5.小熊过桥优秀教案

6.小熊过桥中班教案

7.小熊过桥教案设计

8.小熊过桥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