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教案(3)

时间:2021-08-31

  (直接导入)大家知道全世界那个地区华人、华裔最集中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讲授研讨新课】

  (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确定东南亚的范围:在地图中确认东南亚的最北界,再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设问)中南半岛的“中南”是什么含义?,为什么有的书上将马来群岛又称为“南洋群岛”?

  中南: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

  南洋群岛: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课件展示)东南亚十国

  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

  (提问)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老、 缅);

  谁是内陆国?(老)

  继续引导学生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位于马来群岛上的国家。

  (提问)1.哪个国家既在中南半岛上,又在马来群岛上?

  2.哪个国家面积最大?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

  (引申讲解)东南亚现在应为11国,新建立的国家是岛国:东帝汶

  (学生活动)在相应的填充图上填写东南亚十国的名称、首都。巩固所学知识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大家比较一下东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与东亚相比有什么不同?(东南亚位与低纬,南纬10°和北纬25°,东亚位于中纬),赤道横穿哪些国家(印尼)?这说明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热带)

  (读图)东南亚政区图

  从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看,其位于哪两个大陆和那两个大洋之间?

  (北:欧亚大陆 南:澳大利亚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讲解)东南亚位于南北两个大陆、东西两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扩展资料:美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基地众多)

  (课件展示)“马六甲海峡航海图”简要介绍马六甲海峡在海运中的重要位置。

  (提问)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简要总结)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 湄公河 湄南河 萨尔温江 伊洛瓦底江

  提问: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山脉、高原)

  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南北纵列,山河相间)

  (课件展示)“湄公河上、下游地形剖面图几三角洲图”,指图讲解:

  这些河流上游流经山区的河段,切割作用显著,河谷是横剖面V字形,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土质肥沃的三角洲。湄公河平原是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总结) 自然条件限制人类生活。人类和自然息息相关。

  (课件展示)湄公河风景

  (承转)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展示)东南亚地形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讨论马来群岛的基本地形特征。

  (课件展示)展示东南亚地形图,简要介绍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继续分析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提问)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有被称为“火山国”呢?

  (课件展示)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提问)火山对当地人民有什么影响?

  虽然火山爆发会给附近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由于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形成了肥沃的土壤,人们都愿意到这里耕种,造成了爪蛙岛的地少人多,人口稠密的情况。(引导学生看问题应该一分为二)

  (总结)

  (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九章 东南亚

  第一节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一、东南亚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世界海运,航空运输枢纽

  “马六甲海峡”

  三、 地形的基本特征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马来群岛:多火山

  探究活动

  分组讨论: 为什么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几乎每天午后2—3点降对流雨?

  目的:

  1.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综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2.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迁移。

  解析:

  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去位于赤道两侧,海洋广阔,水汽充足,受热丰富,对流旺盛。尤其以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刻(午后两点左右),对流最旺盛。同理,我国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也就不难理解。

【高中地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秀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1.初中《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理教案

2.亚洲自然环境教案教学反思

3.大班《保护自然环境》主题教案

4.保护自然环境班会教案

5.大洲和大洋优秀教案与教学反思

6.《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说课稿范文

7.地理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

8.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