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 跳水 教案(3)

时间:2021-08-31

  生:(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师:好极了。大家用了二十秒左右。老师为什么要你们用最快的速度读课文呢?因为我们现在的报刊杂志数量很大,不但要像第一段那样逐词分析,还要很快的读,抓位它的大意。我们知道,台北师专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一分钟读两千字,像“跳水”这样的课文能读三课,所以我们要求同学们读书时,不但要有质量,还要有速度。大家是不是读懂了?

  生:读懂了。

  师:现在看第二段猴子把玩笑开到谁的身上了?

  生:孩子。(板书:孩子)

  师:请用一个字概括,在猴子和孩子之间加个什么字?

  生:逗。(师板书:逗)

  师:合起来说,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猴子逗孩子。

  师:第三自然段写出什么?孩子怎么猴子?

  生:孩子追猴子。(板书:追)

  师:所以这一部分第二自然段写了猴子逗孩子,第三自然段写了孩子追猴子。合起来就是这一部分的——

  生:段意。

  师:上一段用的是找中心句概括段意,这一部分用的是把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压缩后合并起来,也是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写猴子怎样逗孩子,用了一系列什么?

  生:动作。

  师:请把一系列动作划出来。我请一位同学读。这样读:“猴子跳到孩子面前的”“跳”,“把帽子摘下来”的“摘”,“戴在头上”的“戴”,就这样读。

  生:“猴子跳到孩子面前”的“跳”,“把他的帽子摘下来”的“摘”,“戴在自己头上”的“戴”,“很快爬上桅杆”的“爬”,“坐在桅杆横木上”的“坐”,“用牙齿和爪子撕”的“撕”,“故意逗孩子生气”的“逗”,还用“冲着他做鬼脸”的“做”……

  师:他说的全不全,还有吗?

  生:还有“喊”。

  师:对吗?老师让找的是猴子逗孩子的词,喊是孩子的动作,对吗?

  生:不对。

  师:谁错了?

  生:我错了。

  师:从明白老师问话的角度看,你错的还很有价值,应该受到表扬。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孩子面前(他是船长的儿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都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光着头站在那里。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把帽子摘下来,用牙齿和爪子撕。它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指着孩子,冲着他做种种鬼脸。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声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凶了。

  师:你们理解吗?

  生:理解了。

  师:不一定,究竟猴子怎么逗孩子,你们还没看见。读书一定要读到像你们亲眼看见了一样,才算真正理解了。为帮助你们理解,我放一段录像。我们天津紧靠渤海湾,我租了一般外国轮船,让一个外国小孩当船长的儿子,让外国人当水手,从动物园借了一只大猴子,拍了猴子怎么逗孩子的经过,想看不想看?

  (引导想像,建立形象,启发学生展开形象思维。)

  生:想看。

  师:真想看假想看?谁想看,举手!

  生:(齐举手)

  师:闭上眼睛,我做一下准备工作,眼前有一张大屏幕。

  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睁眼,看见了没有?

  生:看见了。

  师:看见了什么?我没放录像看见什么了?实际上你们不是在看,而是在干什么?

  生:想像。

  师:太重要了。读书时一定要想像,就像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来一样,这样读就读懂了,读活了,读理解了。你们说这种读书方法好不好?

  生:好。

  (老师通过朗读,启发学生根据课文描绘的情境进行再造想像,对学生渗透形象思维的训练。)

  师:请有这种方法默读第三自然段,最好用默读,因为默读有助于想像。

  生:(默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想像。

  生:水手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不一会儿,他已经顺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了。就在孩子想去抓住帽子的时候,猴子又往上爬了,爬得比孩子更灵巧,更快。

  师:大家读“……不一会儿……”

  生:(读)

  师: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

  生:夺帽子。

  师:帽子就这么值钱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一定要夺回帽子?

  生:挽回面子,自尊心。

  师:理解得非常好,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想像。

  师:光想像行吗?你说。

  生:反复地读课文。

  师:非常宝贵的经验,理解课文不仅要想像,还要反复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这里有两个学习方法要总结:第一,概括一段的意思除了抓中心句外,还可把两层的意思合并起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读书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像。

  (对学习方法及时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

  师:同学们现在跳过第四节,请读第五节。

  生: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都在笑孩子戏弄船长的儿子。但是他们看到孩子放开了绳子,两只手摇摇摆摆地走上那最高的横木,全都吓呆子。

  师:这一节作者讲几个要点?

  生:走上横木,全都吓呆了。(板书:走上,吓呆)

  师:这一节课讲到这里,休息一会儿,(生起来)请坐。

  第二课时

  师:刚才我们讲了,孩子放开桅杆的绳子,摇摇摆摆地走上最高横木,人们全都怎么了?

  生:全都吓呆了。

  师:哪一节写了孩子摇摇摆摆走上最高横木的原因?可以翻开书看。

  生:上一节。

  师:哪一段分析了人们吓呆了的原因?

  生:下一节。

  师:请同学们看,孩子放开桅杆的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最高横木,人们全都吓呆了,什么原因走上了最高横木,上一段说了原因;人们为什么吓呆子,下一段说了原因。这就告诉我们,读书不但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还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