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碳的化学性质(3)

时间:2021-08-31
       


       

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思考、讨论、回答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课,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的可燃性:


       

1.完全燃烧——O2充足


       

C + O2 点燃CO2        


       

回忆实验现象、结论、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复习,温故而之心。


       

用煤炉烧煤取暖。


       

在过去条件不好的时候,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思考、讨论、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2.不完全燃烧——O2不充足


       

2C + O2 点燃2CO O2不充足        


       


       

根据“煤气”中毒事件产生的原因,可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呢?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上述碳的可燃性中,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又可生成CO 这是碳本身具有的性质,是内因,而‘O2充足与O2不充足’是一个外在条件,是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