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氧气(2)

时间:2021-08-31
       

[电子板书]


       

实验方案:1.用两支带火星木条分别插入两瓶中;2.用两支燃着木条分别插入两瓶中。


       

结论:1.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2.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讲述:我们就用这瓶氧气来研究它的性质;首先我们来研究它的物理性质。


       思考得出结果:不能。

       


       

       


       

       


       

自己实验,并得出结论: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或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学生通过自身感受,激起对氧气性质探究的欲望。

活动二 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呢 


       

讲述:这些都是不经过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现在你们一起先来描述氧气的色、态、味。


       

[电子板书]一、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


       

颜色(无色)、状态(气体)、气味(无味)、密度(1.429g/L)、熔点(-218 ℃)、沸点(-183 ℃)、溶水性(?)


       

[多媒体]展示氧气的三态图及氧气瓶


       

提问:氧气能不能溶于水 


       

肯定:能,并加以分析,然后设问:这样描述你们是不是觉得范围太大,不太确切 


       

我们可不可以用是否易溶于水来描述它 


       

回忆并回答:色、态、味、密度、熔、沸点和溶水性。


       

描述:无色、无味的气体。


       

       


       

观看并对氧气物理性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能,因为鱼儿要生存需要氧气。


       

学生思考并认同。


       引导学生研究物质从物理性质入手,从简单开始,让学生逐步形成认识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活动三 氧气是否易溶于水 


       

从学生中选择一个设计方案(上次探究活动已布置了的探究题)


       

[电子板书]探究程序


       

1.氧气是否易溶于水 (提出问题)


       

2.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易溶于水(作出假设)


       

3.将大量水倒入氧气瓶中并振荡,用带火星木条插入瓶中,看是否复燃。(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4.复燃──不易溶;不复燃──易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