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课件(2)

时间:2021-08-31

  三、提高发散。

  师:你能当一回小老师根据这张统计图,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喜欢的比喜欢西瓜的多几人?

  生:喜欢西瓜和喜欢梨的一共有几人?

  师:谁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

  师:小朋友,我们帮食堂叔叔解决了一个问题,通过这个统计图和统计表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其实啊,统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你还在哪里用到过统计呢?

  师:是啊,我们现在学的还只是比较简单的统计,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复杂的统计,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爸爸妈妈经常用到比较复杂一点的统计图。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学习这些知识后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四、教学片段实录

  (一)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较好,活动中学习的生成性体现的较好。

  师:好,现在全班小朋友的选票都在这个盒子里,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

  生:要分类,看哪种颜色的多。

  师:怎么才能知道谁多。

  生:数一数有几张。

  师:对啊,数一下就可以了。好办法。那不数行吗?如果我们不数怎样看出谁最多呢?

  生:摆起来,看谁长。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比较一致,效果较好。

  师:同学们,刚才每个小组都把选票整理在白纸上了,老师收集了几种,我们来评一评,哪一种摆法既简单又能让大家一下子就比较出谁多谁少,看的很清楚。

  1、师:(无序摆放)我们先来看看这种摆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不好。太乱了,看不出谁多谁少。

  2、师:(无序摆放有标数字)那这一种呢?

  生:这种标上了数字,我能知道什么最多。

  师:对呀,你觉得这种可以吗?生:可以。

  师:那你觉得它比刚才那种好在哪里?

  生:每个数字对这一样水果。我知道了每种水果有几人喜欢。

  师:对啊,如果老师给它加上一个表格,和小朋友桌上那张粉红色的表格一样了,这就是一张统计表。(板书)从这张*班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呢?

  生:我知道了喜欢西瓜的有13人。……

  师:是啊,这张统计表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每种水果有几人喜欢。哪种水果喜欢的人最多。

  3、师:(统计图式的摆放)这种摆法可以吗,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谁最多?

  生:能。师:谁最多?你是怎么看的?

  生:西瓜最高嘛。

  师:不仅要看谁最高,还要看看起点,你看,他们把开始部分对齐了,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比较了。只要看谁最高就可以了。那觉得这种摆法好在哪里啊?

  师:对啊,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谁最多,多的程度怎么样。

  师:但有的小朋友说,这样我如果想知道每种水果有几人喜欢,我还要去数,真不方便。为了方便大家看,我们就把这些有颜色的小方块填在这样一张表格里,这就是一张统计图了。统计图的下面是每一个项目,告诉我们每一栏分别是什么。左边有一排数字。有了这张统计图,我就不用去数有几个方块,只要看看旁边的数字就行了,你会看吗?

  生:喜欢西瓜的有13人。

  师:你是怎么看的?上来指一下。

  生:这个最上面对过去是13,所以是13人。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生活实际中提出“怎样才能帮助食堂叔叔”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接着在第二个环节探索方法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探索统计的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并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展示统计多样性,并且积极讨论,为接下来正式的统计图的出现奠定基础。在这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几组随机抽取的数据,也体现了在实际生活中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的情况很多。小组合作过程中各组方法不同,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统计中来,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

  第三个环节,拓展空间,提高发散。从统计图或统计表中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再次让学生感悟调查活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作出恰当的决策。

  在本节课中在新课导入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挺高,但是部分学生对统计的目的还不是非常明确。直到后来巩固整理时才清晰。另外,在体验统计过程中并且必须注重统计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在让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环节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把所有的数字全部加起来好象不是正确的总数。教师没有及时因势利导,渗透基本的检验方法。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着发现、探索检验的方法。

【统计学的课件】相关文章:

1.jqx教学的课件

2.足球教学的课件

3.雪教学的课件

4.音标教学的课件

5.小学统计表课件

6.统计数学教学课件

7.数学《简单的统计》课件

8.数学统计图练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