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的教案(2)

时间:2021-08-31

篇三:化学平衡图像导学案

  化学平衡图像导学案

  撰写人:程重燃 审核人:高二化学组

  【学习目标】

  1. 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分析方法

  2. 学会利用“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常用的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会利用“先拐先平”“定一议二”解决一些常见的化学问题。

  【课前准备】

  二、学法指导

  (一)化学平衡的图象问题研究

  1. 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运用各种图象能直观地反映可逆反应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变化的因素、方向和程度.

  2.方法:

  (1)注重纵坐标和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只要其中一个物理量改变,就可能导致图象的改变.

  例如 对一可逆反应从起始到达平衡,某反应物的A的百分含量)、A的转化率?A分别

  11

  A的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 A的转化率与时间关系

  (2)弄清纵坐标和横坐标两种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图或析图时要注意变化的方向、趋势、程度,.如考虑是直线还是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到一定时是否会不再改变?若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直线,斜率是否相同?若是两曲线,它们的曲率是否相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思考清楚。.

  (3)抓住关键的点:如原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拐点)、交点等.。同样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去好好思考,如该不该通过原点?有没有最高(或最低)点?为何有转折点、交点等?

  3.图象类型

  (1)横坐标——时间(t)

  纵坐标——反应速率(v) 或某物质浓度(C)或某成分的百分含量(A%) 或某反应物的转化率(?A)

  特点:

  ①可逆反应从非平衡到达平衡以前,v、C、A% 、?A均随时间(t)变化,到达平衡后,则不随时间而改变.。图象中一定将出现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简称“平台”.

  ②出现转折“平台”的先后取决于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反应

  速率的`大小.

  温度(T)一定,压强(P)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

  压强(P)一定,温度(T)越大,V正、V逆越大,t越小

  T、P一定,使用正催化剂后V正、V逆均增大,t缩小.

  ③“平台”的相对高低,则由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来决定.“平台”越高,说明条件越有利于纵坐标对应物理量的提高.反之,则不利.

  C.E

  (2) 特点:

  例6. L

  例7 D.G、H、I三点可能已达平衡状态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容积固定的4L密闭容顺中,进行可逆反应:

  X(气)+2Y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

  程中,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正)、(逆)

  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

  A.X的浓度的减少 B.Y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C.Z的浓度的增加 D.X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2.今有反应X(g)+Y(g) 2Z(g)+ △H<0若反应

  开始经t1秒后达到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的

  改变使平衡破坏,则t3时又达到平衡,如图表示,试分

  析,以t2到t3秒曲线变化的原因因是( )

  A.增大了X和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增加了反就体系的压强

  D.升高了反应的湿度

  3.可逆反应N2O5

  N2O4+1O2 △H<0在t1时达到 2

  平衡,然后在t2时开始加热,至一定湿度后停止加热并

  增温,到t3时又建立平衡,下列各图解表示上述情况的是( )

  A B C D

  4.可逆反应aX(气)+bY(气) cZ(气)+dW(气) △H=Q

  在压强P1、P2湿度T1、T2下,产物W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

  t的关系如图。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P1>P2

  B.Q<0

  C.T1>T2

  D.c+d>a+b

  5.都符合两个图象的反应是(C%表法反应物质量分数,v表示速率,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 )

  A.N2O3NO2(g)+NO(g) △H<0

  B.2NO2(g)+H22HNO3(1)+NO(g)+ △H<0

  C.4NH3(g)+5O2(g) 4NO(g)+6H2O(g) △H<0

  D.CO2(g)+C(s) 2CO(g) △H>0

  (1) (2)

篇四:化学平衡图像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主备人:裴拥爱 编号:7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

  【学习目标】1.深化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产生的影响,会将其转化为对应图像

  2.通过探究掌握几类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图像与平衡知识的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讨论学习

  【方法归纳】

  处理图像问题的步骤:一看轴(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零点的意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六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规律),七作判断,做出答案。

  【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探究二:速率-时间图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

  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探究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一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化学方程式中n>e+f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探究四:含量-温度-压强图

  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 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

  【效果检测】

  1.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2.右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Δ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

  段时间是( )

  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篇五:化学平衡图像导学案

  第五部分 化学平衡图像导学案

  【1】图像分析步骤:

  一看面(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含义 二看线(线的走向与变化趋势) 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五看量的变化(转化率、浓度、温度、压强等)

  【2】图像分析方法:

  1、 先拐先平,数值大 2、 定一议二

  一、浓度—时间图像

  例1.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二、速度-时间图像

  2、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的情况。

  反 应

  速 率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

  由图可推断:

  ⑴正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⑵若A、B是气体, D的状态是 。

  三、速率—压强(或温度)图像

  3、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反应2A(s)+2B(g)

  2C(g)+D(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

  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正确的图象是( )

  V

  V

  V正

  V逆 T

  B

  T

  V逆

  V正

  V逆

  1

  v

  V V逆

  V正

  V正

  A C

  P

  D

  P

  四、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时间图像

  4

  ?m+n p+q ?正反应 热

  t

  五、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像:

  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压强)图像

  6、可逆反应2A+B 2C(g)(正反应放热),随温度变化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A和B一定都是气体

  C.若B为固体,则A一定是气体 D.A和B不可能都是气体 E. A和B可能都是气体

  其他:

  7、对于mA(s)+nB(g)

  度下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n<p (B)n>p (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 (D)x点比y点的反应速度慢

  p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

  2

【化学平衡图像的教案】相关文章:

1.化学平衡图象教案

2.有关化学平衡常数及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的教案

3.《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4.化学平衡教案设计参考

5.化学平衡说课稿

6.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7.图像的同义词

8.《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