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 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在大家熟悉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用途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地球上和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教材由常见的金属矿物照片以及资料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而全世界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就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的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中。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的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炼铁的实际情况结合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接着教材中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教学策略分析]

  1.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以及我国冶炼铁的历史等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鼓励、发动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如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的文字描述等,可在课内外交流。

  2. 做好[实验8—3],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炼铁例题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让学生在讨论中归纳解题思路,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

  3. 精心策划和组织好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并进行实验,同时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成绩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来汇报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的结果。并从中引导学生如何由自己的实验来分析归纳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4.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并结合起来“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矿物标本、实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源的文字描述等。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材料。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的能力。

  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

  由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

  〈过渡〉

  金属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生展示材料,交流信息,讨论、小结:

  地球上金属资源很丰富,我国矿物储量种类齐全。在所有的金属中,含量最丰富的是铝,而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由课上来展示收集的成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  体  实  验  相  结  合  、  原  理  实  际  相  联  系 〈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了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铁高炉;为纪念1996年中国钢产量突破1亿吨而发行的邮票。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利用多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问〉

  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演示实验〉

  介绍炼铁的原理

  P17页—[实验8—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小结〉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碳、石灰石。

  2.炼铁原理:

  3CO+Fe2O3 2Fe+3CO2

  观察实验,描述现象,思考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