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框的使用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文本框的使用优秀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文本框的运用》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Word对文章进行排版时,经常使用文本框,文本框的概念及其编辑操作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通过实例,引入文本框的使用。先插入文本框,再输入或者复制文字。文本框的大小与位置的调整与前面所学的对“艺术字”的操作基本相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与操作;

  (2)学会改变文本框的颜色和文本框的编辑(移动、调整大小等)操作;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2)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变文本框的`颜色和文本框的编辑。

  难点:文本框颜色的设置。

  四、学情:

  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如启动Word、输入文字、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而且还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这些知识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使学生的学习更得心应手。在设置文本框的格式如字体、字号时,容易出现不选中文本就进行格式设置,而造成无法设置的问题;设置文本框的颜色时如果不选中文本框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教法、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

  本课的教法和学法是这样设计的:

  1、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科特点,我将以“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贯穿本课,在任务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将一个个任务击破的同时也就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体验成功的快乐。

  2、直观演示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独立完成一项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法组织教学,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当然,直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演示,根据实际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演示,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3、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法。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此产生的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任务的完成就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也能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教师演示准备好的文档,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最喜欢哪篇文章?www.xj5u.com小学资源网


同学们想不想把你文章中的两首诗的周围添加一个很漂亮的框?


揭示课题:巧妙运用文本框





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





对比激趣


新课讲授


1.插入文本框


操作1:打开“唐诗赏析”,插入文本框,并在文本框内输入《春夜喜雨》。


动手做:


①打开“唐诗赏析”文档;


②单击“文件”下拉菜单内的“文本框”,鼠标指针移入编辑区内变为“+”字形;w


③在剪辑区的某一位置上,推动鼠标到合适位置后松开,画出一个由斜线围成的文本框,文本框内自动出现字符插入光标;


④在文本框内输入《春夜喜雨》。


2.师操作,学生观察画面的变化。


教师分别进行单击和双击文本框。学生观察变化,并汇报。


3.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


4.操作2将文本框内的标题文字“春夜喜雨”,设置为隶书、四号字居中对齐的格式。


动手做:


①双击文本框,使它处于编辑状态;


②选中标题文字“春夜喜雨”;


③使用“格式”工具栏内的工具按钮,设置选中文字的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


操作3调整文本框的大小。


动手做:


①单击文本框,使她处于选定状态;


②把鼠标指针移到文本框的边框或缩放点上,指针变为双向箭头形;


③拖动鼠标,将文本框调整为合适的大小。


操作4:移动文本框的位置。


动手做:


击文本框,使它处于选定状态;


②把鼠标指针移进文本框内,指针变为形,拖动鼠标,指针变为形,屏幕出现一个虚线框,表示文本框将被放置的位置,松开鼠标,文本框被移到新的位置上。




三、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缺点。


引导学生归纳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技巧。



学生动手尝试



上台演示并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学生动手尝试





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


通过课件演示生活中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知艺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同时创设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学生们认真地研究着他们喜欢的按钮的特点和作用,如:单击“填充颜色”下拉按钮,可以填充文本框的颜色。



单击“线条颜色”按钮,可以重新选择文本框的线条颜色等等。



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线,在这个环节中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目的。同时,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




展示作品并交流学习心得


总结评价


请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大胆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如果你觉得谁的作品比自己做得好,也可以虚心向他讨教讨教。


最后,展示作品并交流学习心得: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还想做什么?





交流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


  九、板书设计:

  文本框的运用

  探究活动一

  探究活动二

  探究活动三

  十、课后反思:

  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始终遵循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评价民主的原则。

【文本框的使用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1.文本框的使用信息技术教案

2.文本框的应用优秀教案

3.《使用windows画图软件》优秀教案范文

4.《正确使用电脑》教案

5.正确使用实词教案

6.大班正确使用筷子教案与反思

7.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教案

8.安全使用小铅笔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