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健康心理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识记:心理品质的锻炼方法。

  2.理解:培养锻炼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目标教学法为主。

 课前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

  师生共同认定教学目标,并注意强调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成长有害。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除了环境和教育的因素之外,它更是个人锻炼的结果。锻炼心理品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它可使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可使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和一进步提高。那和如何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问题。

  (三)达标教学:

  四、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不完全了解自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估价自己。这种人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产生嫉妒心理,因而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易出现心情沮丧、牢骚满腹而导致身心疾病。二是过低估价自己。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有羞怯、畏缩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极暗示。长期的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2.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1)多读好书,优化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活动:请每人写出三条读书的益处。写完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