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合作学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精选

时间:2021-08-31

  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重在探讨高中的文言文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合作学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文言文;意义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课堂上,教师挥汗淋漓,不厌其烦地讲解、强调,学生却昏昏欲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的悲哀。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变,其中,合作学习便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探讨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现状,从中体现合作学习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师文言文的教学面临困境

  高中生要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指导意见。很多高中教师对这个指导意见都能脱口而出,但是,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呢?这又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字词的落实,一般都要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几个课时下来,课文讲完了,学生好像也“学”完了,但是,这样下去,是否就培养了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呢?其实不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学生面对文言文还是一头雾水。笔者通过对一线语文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访谈,发现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思维习惯难以改变

  初中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依赖参考书,无论预习还是回答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查看参考书,没有自主探究的习惯。而初中课本中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到了高中,难度一下子提高,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在参考书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转而依赖教师,课堂变成“满堂抄”,上课忙着记老师对这个词语的解释,记对这句话的翻译,记课文的结构,记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如果讲得少了,学生记不到笔记,就会抱怨什么都没有学到。这样,教师上课往往讲得口干舌燥,但其实效果并不好。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记了一大堆笔记,实际上,一点都不会用,更不用说“举一反三”了。

  2.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积极性不高,甚至反感

  在高中,晚修时间教师会发现:晚修时间学生看得最多的科目是数学,学生看得最少的科目是语文。由于语文重在积累,重在潜移默化,成绩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很多学生觉得难学或者不用学。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尤为恐惧,看一篇文言文,不但所花时间长,而且看一遍还不能看懂。另外,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英语和计算机学习,认为现实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文言文,学了也没用,干脆不学,于是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反感。

  3.教师自身教学理念落后

  文言文课堂上,学生普遍反映枯燥难懂,没有兴趣,很多教师也发现这个问题,但是,却找不到对策。有的教师也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合作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分工不具体,造成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混水摸鱼,人云亦云,导致合作学习费时费力,缺乏实效。很多教师还面临着一个问题,文言文篇幅长,课时紧,有时为了赶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总是加快教学步伐,课堂上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太少,同时也得减少一些巩固环节。这样的做法,对一些学习感悟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往往是旧的知识还来不及消化,又要接受新的知识,这样新旧知识都没有学好,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干脆就放弃了。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感觉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