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阅读及赏析

时间:2021-08-31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 ③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 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词的上片。(5分)

  2.前人说“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请简析其含义以及在全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1分)前句既写出了燕雁随季节而飞并非有意,又喻示诗人纯任天然之意和漂泊江湖之感;(1分)中间句写山容阴沉不开,似呈清寂愁苦之色;(1分)后句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写出雨意酣浓垂垂欲下之江南烟雨风景;(1分)拟人手法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1分)

  2. “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1分)故“今何许”包含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我又如何面对等意。(1分)诗人正是在这反问中,怀古正是伤今,表达了怀念故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凭栏怀古,怀古正是伤今,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旧地仍在,古人已去,泯没了古今时间之界限,唯见"残柳参差舞"。柳本纤弱,那堪又残,表现出词人无限惆怅之情,这惆怅里饱含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恨。一方面是词人长年漂泊生活而引起的人生感触,另外“残柳参差舞”这一自然意象,实际上是南宋衰世的象征,那不犹如风雨飘摇中的南宋衰世吗?(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结合最后一句诗句具体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