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鉴赏(2)

时间:2021-08-31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参考资料:

  1、 徐应佩、吴功正等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2 .  文言知识

  古今异义1、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一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通假字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②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

  显示全部

  文言知识

  佚名古今异义

  1、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佚名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因此写就《水经注》。▲

  参考资料:

  1、 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 :119-120 .

  

【三峡鉴赏】相关文章:

1.郦道元《三峡》的鉴赏

2.《三峡》全文及翻译-古文鉴赏

3.《三峡》课件

4.三峡

5.《三峡》教案

6.三峡试题及答案

7.游三峡作文

8.三峡的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