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伴我行的评课稿精选(2)

时间:2021-08-31

  篇四:评课稿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李老师的本节课Healthy food就是把上述目标具体化,很精彩的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观摩课。

  本节课以健康食品作为主线展开教学。纵观整节课,教师把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在课内学得主动、有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看来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衔接巧妙自然。

  新课标倡导要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本节课中教师以食品为话题,把每个环节都贯穿在一起,并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验成功,使课堂教学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通过Listen and judge游戏进行猜学生及老师喜爱的食品等,有意识地将文本中出现的食物 反复呈现,让学生既复习旧知又充分接触新知,加大新词、新句型的输入频率,既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又做到了语言知识点大量的输入和输出,为Let’s listen and read做好铺垫。最后教师再次用Say sth。 about me。 Eg ,eat a lot,stay up late,like sweet food hate sports… 来让学生猜老师的喜好,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调动了课堂气氛。用Big Eater(What do we know: Non —stop talking)作为引子和学生展开Healthy food的对话,通过healthy food的金字塔、Story time、Ask questions等环节教学Let’s talk。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情感都得到了交流,培养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活动实效,发展学生能力。

  新课标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逐步具备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从本课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要用嘴巴去说、想,如从一开始的judge 游戏环节Saysomething about the teacher等,让学生动口猜猜;用眼睛去观察,如让学生了解heathy food和junk food;用脑子去想,如让学生根据文本提问问题引出what ,how much ,why等语言点;用手去做,如连线题并让学生上台贴每日所需的食物(需求 高的到需求少的金字塔状的食物);到最后的Task Time(Give Big Eater some suggestions),环环相扣,始终穿插健康食物,并且容量大,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才能掌握所学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活动。

三、创设生活情境,经历人际互动。

  李静纯教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亲历各个生活话题的具体事件中去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经历或模拟这样的过程,特别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人际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Big Eater及文本中出现 healthy food而制作了相关的金字塔,,真实模拟了健康饮食的情境,

  让学生自然地明白了healthy food is good for us,junk food is bad for us。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其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提高其用英语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渗透文化交际,用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精用信息技术资源,突破了难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如有趣生动的金字塔PPT,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相关的healthy food,not toomuch ,some ,a lot of, plenty of等,通过形象生动的金字塔,学生易于掌握重难点如healthy food can keep us health and be good for us 。But junk food is bad for us等。

  但本课也存在一些商榷之处。例如教师与此同时还可渗透文化交际,用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任何教学设计在执教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地预设和发挥教学机智,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创设更多美丽的风景。

  篇五:《我会好好吃》教学评课稿

  今天观看的录像课《我会好好吃》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材中“我的一天”单元中的一个主题。通过执教的陈教师说课可知,上课之前,她认真进行了学生分析,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比较重视如何让孩子吃得合理,但忽视了对孩子在文明用餐上的教育。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大人们用餐中的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因此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一年级的孩子正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文明用餐,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她的学校有很多学生(该班有30多名学生)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陈教师上课之前,着重观察了学生午餐的饮食情况,发现一些学生到了吃饭的时间便会出现争先恐后的现象,生怕落在后面;一些学生遇见自己喜欢吃的就盛得特别多,不喜欢的就盛得很少;吃完一顿饭,桌面、桌下全是米粒,而且还有把饭倒掉的现象;为了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结构和饮食健康知识,她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喜欢油炸食品、肉、虾、水果,而对豆制品、蔬菜、菌类则表现出不感兴趣。对于食物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父母,学生知道牛奶、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帮助,但是有什么帮助,该如何均衡营养则知道甚少。为此,陈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切实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如:活动设计中(1)小小自助餐。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以“小小自助餐”活动为切入口。大城市的孩子吃自助餐的机会较多,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会吃自助餐,而有些则对吃自助餐有错误的理解,认为自助餐就是想拿多少拿多少,全然不顾是否吃得下。对于少数从没有吃过自助餐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吃自助餐获得一种新的生活经验。

  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欢迎学生来到新开张的“小陈餐厅”来免费就餐,在介绍食物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食物分成五大类。接着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就餐。学生有的大量攫取;有的争先恐后;有的食物掉在地上,却熟视无睹。通过活动自然地引出了“怎样吃才合理”“怎样吃才文明”“怎样吃才卫生”的话题。

  还如:(2)交流、点评活动。选择好了食物后,要求学生按照一餐的量及主、副食搭配的要求让其说一说自己拿了哪些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同时也请同学议一议、评一评,看谁的选择比较合理。此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所出示的五个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大小,初步知道每一种食物每天所食用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合理的。

  再如:(3)配菜活动。通过前两项活动,学生对食物的分类以及合理饮食有了初步了解。在这时要求4个学生为一组,为一名平时饮食不合理而导致上课没有精神、跑步总落后的学生进行配餐。这个活动再次巩固了前两次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这个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常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纵观《我会好好吃》课堂,教师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理念。使学生对“如何吃得好”这一主题,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得到了较大限度的提升和发展。值得借鉴的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制定十分贴切

  “吃”的内涵十分丰富,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教学的达成度如何把握?陈老师系本班班主任,利有家访和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通过观察、访谈,了解到学生在家、在校、在餐馆用餐的一此情况,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的营养不均、偏食挑食、浪费粮食、不懂用餐礼仪等问题,对症下药,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在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用餐上。以食品分类、食品卫生、饮食健康等知识为载体,融文明用餐、节约粮食、谦让等美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将教学评价指标定位于“合理饮食身体好”。由于关注学生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因而目标准确且适当、贴切。

(二)教学方法十分有效

  新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时要关注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是解决“过河”的问题。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她把“自助餐厅”引进课堂,一下子缩短了教育与生活的距离。尤为巧妙的是以教师姓氏命名的“小陈餐厅”新开张,邀请同学们前来免费就餐,给餐厅提建议这一情景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小陈餐厅是什么样的?”“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自助餐怎么吃”一连串疑问、好奇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头。走进“小陈餐厅”用餐的身份乃是老师的特邀嘉宾!学生兴奋之时又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全课在教师为之创设的宽松、愉悦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生自选食物、自我评议、小组交流、为某同学配餐、给餐厅提建议??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他们的聪明才智、学习潜力无不凸显出来。

  道德缘于生活,远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悬空的,缺少根基的。只有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使两者建立起真实而有意义的联系。教师的独到之处是把生活的舞台搬进教室,学生在模拟生活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懂得了“吃”的学问,他们不仅懂得了怎样吃才是合理饮食,怎样可以做到一日三餐营养均衡,而且知道了少吃油炸食品、多喝开水、少喝饮料等健康保健知识。有丰富的相关生活知识垫底,道德教育不再是无源之水。科学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整合正是“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构建的成功之处。“小陈餐厅”的魅力恰恰表现了它的道德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教学效果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认知的习得、情感的激发和态度的确立,更加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全课尾声中布置了一个轻松的作业;双休日,跟着家人去菜场走一走,然后一起制定一份一周的家庭晚餐菜谱。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给家人制定菜谱,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做”中得到培养,给学生的自我发展留下了若大的空间。

  这样的课遵循新课标提倡的“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只有源于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它真实而非虚假;真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受。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只有在生活过程中才能进行。”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寻找链接点;营造和谐生活氛围,激发兴奋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生活点;关注当前需要,确定沟通点;创设开放生活情境 把握落脚点。将本课的的确确上成一节富有实效的、具有生命力的课,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用心来上课,相信学生们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