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是小学苏教版《科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振动与声音》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活动内容是 “制造声音,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声音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的李老师围绕“科学探究”这一主线展开: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试验探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建议: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会更好。
听了李老师的课,有这么几点启发。
从教学设计方面,导入引出课题——实验——练习——拓展延伸——作业本,其实这堂课基本教学思路应该稍作修改:导入——引出课题——预测——实验——实验总结——课外拓展。小学科学一般不提倡把练习融入课堂,除非是复习课。
从师生互动方面,本节课李老师选的实验是很好的,可惜她只给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其他都自己演示了。其实可以都放手让学生做,学生去观察、讨论、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然后小结。
从教学中的细节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方面还落实不够。难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李老师一直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可是难点上还是未突破,振动是什么意思,这个还是个难点,这方面缺少解释。
建议,在课上尽量放手给学生观察、实验、讨论、交流、总结。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发起了一个讨论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在课外就先进行了思考。
作为一个新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反馈学生那些五花八门的答案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事情,在听赵老师这堂课时,我再次发现有些东西真的需要时间的积累,比如说经验。课上,一学生回答说:“物体发声时会动,不发声时不会动”。我当下就愣了,这个该怎么回答呢?你说他不对吧,尺子、梳子、皮筋在发声时真的在动,你说他对吧,向我们拍打桌子时,有声音发出来,但是桌子并没有在动啊。正在我苦恼的时候,怀老师顺势问到:“比较大、比较重的物体发出声音但是没有动,会不会是你没看清楚或是你看不到呢?”这么一问,学生就马上陷入思考中。这时,老师就请全班同学见证“鼓发声时是否在动?”进而引导学生借用别的工具来证明鼓是否在动。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可以借助小纸片、米粒来证明鼓发声时是否在动。
第二个实验,检验音叉发声时是否在动。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有点难度,教师要在实验之前讲解实验方法和注意点。整个实验现象非常的明显,实验现象还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惊奇,教室里不时传来阵阵的惊呼声。老师没有制止学生的惊呼,脸上也没有出现不安的表情,一直都是微笑地巡视着,不时还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实验结束后,老师顺势问到:“实验时,不时地听到同学们的惊呼,在惊呼什么呢?”一听到这个问题,学生马上打开了话匣子,把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仔仔细细地说了一遍,旁边的同学还不时的点头,课堂的气氛恰到好处。交流完,小结完,我总觉得这堂课也可以完美的结束了。而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惊喜,只见她面露难色的问道:“我们知道物体发声时会振动,但是同学们看,老师敲了一下音叉后还能听到声音继续发出来,这是为什么?”学生稍做思考后,一些聪明的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因为音叉还在振动。只要把振动制止住,音叉就不会发出声音了。”
最后,老师再次出示课始的问题“只要用力,就会有声音这句话是对还是错?”这个时候,学生都能自如地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了。
科学课不难上,但是真正想把一堂课上好,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这件事老师做的非常的漂亮,无论是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魅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