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家访思想总结范文

时间:2021-08-31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师家访思想总结范文,供您阅读与参考。

  范文一:教师家访思想总结

  自从全省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以来,我校校长、书记及政教主任积极筹划部署,以各班为基点,以班主任为核心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家访活动,在这次家访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认真负责的典型教师,为家校联合教育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后期的工作铺平了道路。

  在这次家访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英之访》,给学校树立了好的形象,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反响。在2011年10月18号我校杨剑锋书记、周永刚主任、常金文主席、班主任李艳梅老师和英语老师尹勤老师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不顾上班的劳累,骑着电动车来到偏远的华英村进行了一次长达5小时的家访,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况,也认识到学生性格形成的原因,更找到了帮补学生的对策,让家长心中有数,让学生心中有底,让老师心中目标更清晰。

  首先来到的是华英村一组的蔡晴家,看到的家境让我们每一个老师心寒,年轻的父母为了脱贫致富到深圳打工,在小孩一岁零2个月时就远走他乡,丢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小孩无人看管,如今小孩已13岁读初一,老父亲已70多岁,老母亲已患风湿多年不能动弹,而年轻父母却不在身边,家庭教育重担都落在了70多岁的老父亲身上,可幸的是小孩乖巧懂事,学习勤奋,只是基础教育薄弱,各项素质不够全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校书记及校长从关心小孩角度出发,减免小孩部分费用,要我们科任老师对留守儿童多施爱心,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政府和学校的关心。

  在此次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农村孩子的现状,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爸妈在外打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小孩缺乏爱,学习习惯也未养成,老一代的溺爱让孩子自主的能力下降,责任心淡化,是非观模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让幼小的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呈现错误趋势。如果不及时引导,不注重家校联合,孩子的一生可能毁于一旦。如:我班肖航同学,父母长期不在家,人生得聪明伶俐,个性倔强,但学习习惯差,做事全凭兴趣,根本不懂“规矩”对他的意义。通过家访,与长期监护人祖母深谈,明确孩子在中学期间的意义,也明白大人的职责,采取监督为主的教育模式,不做作业,不签字的行为有了变化,以前讨厌语文课的想法开始改变,上课可以看到他专注听讲的情形,下课也很少无理打闹,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明显的好转。值得一提的是我班李鹏同学,从小在蔡甸一小读书,由于年幼无知,又有多动症,自控能力及差,下课平时都爱疯逗打闹,结果家长意见很大,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家长沟通,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也让他们明白如果孩子做出过激的事会悔恨终生,家长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毅然做出了全程护理兼管理的模式,孩子也开始改变了,上课还举手发言,家访带来的显著效果还在递增。

  值得一提的还有乌梅和四红的家访,在班主任的协调下,数学吴德旗老师和体育蔡志刚老师都深入到了每个学生的家里,对后期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当然,还有许多的事迹值得写,还有许多的变化值得翘盼,让我们老师的脚步不停,让学生的进步不断,让我们的教育蒸蒸日上,让精彩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