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年度年工作总结优秀范文(4)

时间:2021-08-31

三、强化环境意识,深化城市升级

  市容环境既是城市的脸面,也是促进地方发展的生产力。深化城市升级,搞好市容环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而且可以以环境来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依靠土地要经济发展”到“营造环境谋求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一)抓好辖区道路建设和改造提升。积极沟通协调区交通职能部门,推动海五西路(佛山大道—佛山涌)、汾江北路(文昌路—海八路)、同济东路(南海大道—桂澜路)等对外连接的路网建设,推动文庆路、庆宁路、普君路、普澜路、卫国路、文昌路、金鱼街等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逐步完善和提升祖庙街道连接外部的道路网络和XX区中心道路,配合四大片区的产业升级,形成禅南中心区域完善的交通衔接网络。

  (二)抓好辖区沿街道路景观提升。逐步在街道辖区主次干道推动沿街道路景观提升工作,通过以点带面,使街道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地改观。沿街道路景观提升要结合道路改造提升和商业发展需要,继续探索建临时商铺、政企联动建设模式等经验做法,做出祖庙特色。

  (三)按计划完成辖区公园改造提升。祖庙街道辖区18个公园改造提升项目是经市政府审定的民生工程。在2018年完成部分公园改造提升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沟通协调区相关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余下未改造公园的提升改造,同时抓好街头小公园、小景点的提升,丰富公园文化内涵。

  (四)积极推进街道社区改造提升。街道辖区大多数社区建筑物老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内部环境存在诸多不足。要积极推动社区改造提升,通过对建筑物立面、路面及标志、市政公共设施、小区绿化等方面入手,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改善社区环境。

  (五)抓好水环境整治。做好河涌综合治理和污水管网建设工作统筹,抓好丰收涌和佛山涌(禅城段)水质提升,根据“一河一策”工作方案,进一步做好水环境治理工作。

  (六)抓好辖区立体停车场建设。立体停车场建设既是城市升级的需要,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以街道作为全区立体停车场建设试点单位为契机,拿出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继续寻找更多合适的位置建设立体停车场,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商,做好跟踪和服务,做好停车场建设工作,切实解决辖区停车难问题。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强社会管理

  2019年,我们要继续深化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大综治、大城管”和村居挂钩工作模式,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管理,走上精细化、快速化轨道,推动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走精细化轨道,抓好城市管理。要针对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开展好城市管理大会战。要继续把城市管理与“创文”工作结合起来抓,理顺管理体制,总结推广“大综治、大城管”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村(居)的工作积极性,健全综合治理模式,使“创文”和城市管理走上精细化轨道。重点加强对内街巷、工地、市场的城市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组织指导,城管依法执法,村居、商家、社会单位自治管理的“城市管理n包”责任制,突出做好城市“窗口”路段的绿化和景观提升工作。全面深入推行“一把扫”统管,承接好环卫事权下放,搞好市容环境卫生。

  (二)加强监督引导,抓好农村管理。坚决刹住破坏农村稳定发展的歪风邪气,加强和规范农村管理,在村、组两级全面实现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让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在农村形成团结和谐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农村治理,全面开展省级文明村建设。按照广东省文明村评选标准,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在2019年用一年时间,按照省文明村的标准,对辖区9个村进行全面整治和提升,营造亮丽、整洁、舒适、安全的环境和精神面貌。

  (四)形成全面防控,抓好社会稳定。要继续推进“平安祖庙”建设,全面开展平安村居建设,实现100%全覆盖。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全面构建社会立体防控网络,实现公安专业力量和群防群治力量结合、人防和技防结合的“双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要继续推行班子成员包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想法设法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加强排查和稳控,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强对劳资纠纷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控。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

  (五)加强扶持引导,推进社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祖庙商会、青年商会的平台作用,广泛汇聚辖区企业精英,推动商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在社会服务中,引入和扶持社会组织,促进社会服务多元化。

五、强化人本意识,切实改善民生

  牢固树立人本意识,加强管理服务和创新,继续加大投入,打造品牌,切实改善民生,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努力建设“幸福美好祖庙”。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提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新星分中心的服务功能,继续打造“阳光心灵驿站”服务品牌,在试点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街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六个一”工程,形成“15分钟服务圈”的服务网络。二是利用中心街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聚集的优势,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村居“五个有”工作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品牌;四是抓“社保扩面”工作,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五是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扎实推进优抚双拥、老龄、残疾人工作;六是抓好保障房建设,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七是进一步做好就业和人才引进工作,建立“校政企”用人对接机制,继续推进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的创建工作,争创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在成功创建为省级“退管”工作示范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涵和外延;八是加强关爱妇女儿童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九是继续深入抓好三防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