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讨会总结讲话(3)

时间:2021-08-31

  三、推进法治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大理论研究

  人大理论研究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过程中发挥着决策参谋、指导实践、推动创新的重要作用。过去的一年,全省人大研究室系统、人大制度研究会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深入开展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调研成果,为提高我省人大工作水平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大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人大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如金融危机全球爆发,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图谋等,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课题;公民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在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客观存在的权力机关法定职权行使不够充分、民主法制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和全民的法治意识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和不足,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面对新挑战、新要求,人大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为各级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进法治进程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着力:

  1、解放思想,不断拓展研究的视野和空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大工作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在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前进和坚持继承创新相统一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不断拓展人大理论研究的视野和空间。一是必须把人大工作放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开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探讨人大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应当有一个开阔的视野,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要从我国国情和省情出发,在人大工作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需求等方面进行认真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和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正确把握继续前进的方向。二是既要研究如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要研究如何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和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优越性值得认真研究。我们要总结30年来人大工作的生动实践,研究我国政体和西方政体的本质区别,例证和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完善具体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制度,进一步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水平,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三是理论研究不仅要着眼于本地区人大工作,也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地人大工作好的经验和作法。30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探索出的立法听证会、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工作形式,经立法程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发展的现状,紧扣本地区人大工作进行探索总结,同时,也要充分借鉴吸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功的经验和作法,不断提升我省人大工作整体水平。

  2、突出重点,着眼于回答现实问题。直面现实,解决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点,也是做好人大理论研究工作的本质要求。人大理论研究工作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着眼于回答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一是围绕服务大局开展研究。省委提出了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推进“一化三基”、建设“两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