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工作总结(2)

时间:2021-08-31

二、在全国率先实现公益性公墓“免费安葬”全覆盖

  一是公益性公墓建设满足了全县居民的安葬需求。针对公益性公墓供给不足、经营性墓地价格昂贵、农村散葬乱埋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我县将公益性公墓建设作为殡葬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本着“尊重群众意愿、就近就便、相对集中”的原则,由县国土、林业、规划、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规划选址审核小组,对全县公益性公墓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小墓型、高密度、园林化”要求,以乡镇为主体建设,县乡财政资金全额保障,集中力量打了一场为期50天的公墓建设攻坚战,共建成公益性公墓110处,提供墓穴10万个,满足了全县群众10年的殡葬需求。

  二是新去世人员实现全部进公墓安葬。引导群众到公墓安葬是对几千年大棺材下葬、起大坟头丧葬传统的挑战,为确保逝者全部到公墓安葬,保证公墓使用率,我们提前谋划,坚持疏堵结合,以正面工作为主、宣传引导为主、攻心说理为主,不一刀切、不强制、不搞平坟运动。督导党员、干部和企业家带头响应殡葬改革政策,不搞特殊化,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改。印发了《致全县党员、干部和企业家的一封信》《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积极宣传引导群众到公墓安葬,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殡葬改革的好处,自觉自愿到公墓安葬逝者;对部分一时难以转变思想的群众,由镇村干部和村红白理事会靠上做逝者亲属的工作,有的乡镇领导带着花圈参加群众的丧礼,用实际行动感化群众,让每位逝者都有一处“安身之所”,体面有尊严地走好最后一程。两年来,全县新去世人员进公墓安葬率达到100%,彻底杜绝了散埋乱葬。

  三是公益性公墓管理形成一套完整工作体系。为保证殡葬改革工作持续发展,沂水县成立了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把殡葬改革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健全完善了追责问责机制;县乡分别设立专门的殡葬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推进和公益性公墓监管,对每处公墓配备专门管理员,形成了完整的管理组织体系;开发了一套适合沂水特点的公墓信息化管理系统,把每位逝者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实现了管理的常态化、信息化、规范化、长效化,保证了殡葬改革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三、在全国率先实现“厚养礼葬”服务全覆盖

  为改变殡葬陈规陋习,倡树文明节俭之风,沂水县在全面实施殡葬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县殡仪馆将火化人员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乡镇和村,镇村干部靠上做逝者亲属的工作,特别是发挥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规范丧事办理流程,在“殡葬全免费”政策的引导下,有的群众主动把修好的坟墓整平,把棺材拆作他用;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大为改观,佩戴黑纱代替了披麻戴孝,鞠躬代替了磕头,献花代替了烧纸,“厚养礼葬”的新风尚逐步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厚养礼葬”为核心的丧事礼仪改革,逐步推广“播放哀乐、宣读逝者生平、向逝者鞠躬告别”这种既简单又不失仪式感的“追思会”丧礼新模式,“追思会”由乡镇干部主持,村支部书记致悼词,红白理事会全程服务,群众丧礼政府办,充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亲属的安慰,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接受。到20xx年7月1日,“追思会”在全县全面铺开,完全取代了旧丧礼俗,到目前,共为10141名逝者举办了“追思会”,举办率85%以上。促进了移风易俗,刹住了农村丧事大操大办和盲目攀比之风,遏止了丧葬陋俗。两年来沂水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始终位列全省前列,20xx年在全国丧葬礼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会议上,沂水做了典型发言。

  沂水县的殡葬改革,体现了全民惠葬、厚养礼葬、逝有所安“三个精髓”,减轻了群众负担,革除了殡葬陋习,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好评。20xx年8月全国殡葬工作座会议和20xx年4月全省深化移风易俗促进殡葬改革会议和20xx年9月全省殡葬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对“沂水经验”作了推广;沂水殡葬改革被列入首批20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央深改办《改革情况交流》专题刊发;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入围山东省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提名,被评为20xx年中国殡葬业十大新闻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关注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00多家主流媒体作了宣传报道。沂水模式已经在临沂市全面复制推广,全国已有21个省份的256个地区到沂水县考察学习,沂水也应邀到省内外作经验介绍十余场次。

【殡葬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1.殡葬改革工作总结

2.殡葬改革工作汇报

3.民政局殡葬改革执法大队工作总结报告

4.文明殡葬倡议书范文

5.社区殡葬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6.殡葬答谢词

7.殡葬管理条例

8.文明殡葬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