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必知的法律常识(2)

时间:2021-08-31

  12、民事一审案件的审限

  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13、民事再审案件审理期限

  再审案件是第一审的,审限是六个月;再审案件是第二审的,审限是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14、能否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

  15、逾期提供证据有没有不利后果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16、证人无法出庭怎么办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17、证人出庭的费用由谁承担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18、鉴定人能否由当事人协商确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19、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能否要求鉴定人出庭作证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20、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能否申请专家出庭作证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者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21、回避申请应如何提出

  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的时候提出。如果案件开始审理后您才知道申请回避的原因,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22、提出回避申请后,相关办案人员是否就会停止案件的审理工作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23、离婚案件中被告经传唤不到庭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第144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4、离婚案件是否必须经过诉前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25、诉讼时效会中止、中断的情形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在民事诉讼中不仅会遇到上述问题,因为案件性质不同涉及到的问题也有所差异,遇到纠纷时不妨问问专业人士的意见或请起为您量身打造诉讼指南。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最新民事诉讼法(全文)

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3.刑事诉讼法关于检察机关立案的案件

4.新民事诉讼法

5.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6.关于《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常识

7.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

8.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9.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16全文

10.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二十至二十三)

【《民事诉讼法》必知的法律常识】相关文章:

1.安全驾驶必知的守则

2.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正)

3.民事诉讼法2015全文

4.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

5.关于《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常识

6.新民事诉讼法

7.通知的造句

8.通知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