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9月1日实施(2)

时间:2021-08-31

  第四章社会参与

  第二十五条办理结婚、离婚登记时,婚姻登记机构应当对申请人进行家庭教育宣传指导。

  第二十六条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服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指导。

  鼓励医疗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孕妇学校、新生儿父母学校,开展公益性早期家庭教育指导。

  第二十七条履行监护责任的寄养、助养机构或者家庭,应当履行家庭教育义务。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应当对寄养孤儿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临时照料,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其户籍所在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并将其履行家庭教育义务的情况纳入监护评估内容。

  第二十八条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将家庭教育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把家庭教育情况作为评选文明职工、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为职工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父母、其他监护人参加学校家庭教育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支持。

  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二十九条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组织,应当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十条设立经营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或者提供经营性家庭教育服务的,应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登记机关应当依法予以登记。

  第三十一条鼓励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

  第三十二条鼓励依法设立家庭教育基金会或者家庭教育基金,支持家庭教育事业发展。

  鼓励单位、个人向家庭教育基金会、家庭教育基金和家庭教育社会组织捐赠。捐赠人的捐赠支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扣除。

  第五章保障激励

  第三十三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城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第三十四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并优先向孤残、留守、流动、遗弃、流浪、单亲或者父母服刑、强制戒毒等未成年人家庭和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救助和指导服务。

  第三十五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家庭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家庭教育人才培训计划,组织编制家庭教育培训教材,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大纲,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等情况,分别确定家庭教育的重点内容,指导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三十六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作为承接主体。

  第三十七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营造家庭教育文化氛围。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以专题节目、专题报道、专栏、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展经常性、公益性宣传。

  第三十八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入学、招生、住房等政策措施,保障未成年子女在父母务工地就近入(托)学、参加考试、居住。

  第三十九条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事项,建立家庭教育工作督查评估制度,对家庭教育工作作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家庭教育纳入社区教育工作体系,每年开展四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处理家庭教育求助申请。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或者不当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单位和组织依法予以劝诫、批评教育或者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处理,并根据情节依法予以训诫、告诫或者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第四十二条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未依法登记,或者在教育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第四十三条负有家庭教育指导、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和组织有以下情形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不落实家庭教育政策和措施的;

  (二)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虚报、冒领家庭教育经费的;

  (三)因工作失职致使家庭教育经费被骗取的;

  (四)未成年人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向有关单位或者组织求助,有关单位或者组织怠于行使职权或者互相推诿,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9月1日实施】相关文章:

1.《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9月1日正式实施

2.2016年《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3.2016年《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全文

4.《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经营家教服务须登记

5.《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审议通过:明年实施

6.《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明起实施

7.《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2016版)

8.重庆市见义勇为条例

9.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