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局工作计划范文(3)

时间:2021-08-31

  2.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师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改进学生德育评价内容和方法,广泛开展全县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评选活动,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继续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强化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加快教育工业园和全县素质教育劳动实践综合基地建设,多形式多渠道发展校办产业,为教育发展增加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实行图书室装备以及学生用书、用品归口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征订、统一发行、统一结算,降低成本,减轻学校及学生的经济负担。巩固校园经济开发成果,努力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

  4.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对计划生育、妇女等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在政治和生活上更好地给予关心和照顾。

  (五)加大投入,强化管理,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1.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位。依法征足、用好城市教育费附加、城镇就业职工义务教育费、住宿业义务教育费和企事业单位职业教育经费。中小学代收费要做到专款专用,及时结算。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2.积极工作,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创新投入机制,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和财政重点工程资金的争取、调度,确保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搞好投标、施工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

  3.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与危房改造、规范化学校、城镇化发展等统筹规划,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论证和规划,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各镇(办)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大胆探索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加快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县政府设立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对各镇(办)实行以奖代补。在认真搞好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解决学生的“吃、住、行”等生活问题,努力改善学校卫生和学生食宿条件。

  (六)大力发展职成教和民办教育,实施人才培养“四大对接”工程

  围绕实施“163”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抓好“四大对接”工程。一是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要对接。加快鲁中职业学院建设,扩大高职人才培养规模。二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快速发展对数以万计的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接。普高与职教招生比例达到1:1,搞好初三分流,抓好新增劳动力的岗前培训。三是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需求对接。建立县、镇、村三级网络,搞好专业技术培训和岗位定向培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使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专业技能。四是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提高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对接。深入开展救助特困生工作,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努力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加强各镇(办)成教中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培训功能,搞好农科教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七)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平安教育

  1.建立健全教育工作责任制。各单位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单位教育发展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倾听广大教职工的呼声,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坚持依法行政,教育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按照《山东省教育督导评估条例》,结合我县实际,突出分层次、发展性的原则,修订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条例。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要以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师德建设、学校安全、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装备、布局调整、教育收费、制止辍学、危房改造和薄弱学校建设等为重点内容,建立健全各项督导机制,督导结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以及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3.加大“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建立教育局、镇教委、校长和班主任层层负责的控辍方案,制定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年度辍学率力争控制在2%以内。

  4.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助学制度,设立贫困生救助基金,落实贫困学生杂费减免政策,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认真落实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三免一补”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保障残疾少年儿童都能享受到“三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免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5.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继续强化外宣意识,落实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紧紧围绕全县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一系列重大决策,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要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6.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平安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查处和解决各种矛盾,加强校舍、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教育局卫生局关于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测,注意常见病的防治,开好健康教育课,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健全完善学校卫生室和专职校医的配备,重点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坚持依法治校,开展法律进课堂及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律顾问,积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认真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依法保护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7.加强学校综治工作。积极争取、配合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群防群治,依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继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