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局工作计划范文(2)

时间:2021-08-31

  4.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中小学收费继续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实行收费审批制和公示制等制度。代收费项目资金由县统一管理,实行多退少补,及时结算。严禁私设“小金库”。继续执行“违反收费规定一票否决制”,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继续严格执行教育系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维护公开、公正、健康、有序的工作秩序,树立全县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实施继续教育工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确保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和其他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结合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对实验教师的培训、观摩、交流等途径,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优化课程结构。以教师的校本培训为载体,搞好中小学教师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结合“农村支教”工作,开展城乡“对口支教”、“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扩大结对帮扶的范围和力度,建立实施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和城乡教师“校对校”定期交流制度,以促进资源共享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继续实施名师培训培养工程,锻造一支业务精干、作风优良的干部教师队伍。计划用3年的时间,聘请专家,把现有全部中小学教师轮训一遍。根据“133”骨干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现有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特级教师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从各学科选拔5-15名有潜力的年轻教师,用校本培训的方式,采取导师指导、跟踪培养、合同管理等方式,使他们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和名师,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搞好第六批学科带头人的评选。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岗位职务合格证书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对校长进行培训、指导,促进校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组织名师、名校长论文评选,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

  3.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与探索。明确教研工作方向,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增强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实践支持的能力和水平。教研重心下移,重点做好以学科教研组为主的校本教研工作,以兼课、调研为主的“教研帮扶”工作,促进基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认真做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形成培训、考核、实验、成果推广的研究应用体系,早出经验、出好经验。继续开展教育科研“三争”活动,深入开展第三周期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达标活动,搞好课题的立项、过程实施、研讨交流、结题鉴定和成果推广,努力实现教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开展实验教师大比武,以发现优秀人才,推广教改成果;继续开展各级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大力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4.不断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岗位,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逐步建立起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选聘制,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选拔任用校长的主要方式;切实扩大民主,保障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实行校长任期岗位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加强履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校长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评选第三批名校长。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各学校要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和分流工作,大力精简非教学人员。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要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选聘教师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

  (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推动全县教育现代化

  1.大力实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按照“整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意与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

  2.完善教育城域网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中心作用。构建全县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力争年内所有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都要建成校园网并连通教育城域网,实现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各单位微机室要按照省、市教育信息化标准要求进行升级改造,达到高中每9个教学班、初中12个教学班分别配置一个微机室的标准,完全小学至少建设一个标准微机室。

  3.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装备应用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研究,建立由网络人员、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的研究组织,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继续申请部分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认真做好已申请立项的有关课题的实验和阶段性总结工作;抓好“十五”电教课题实验研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继续做好各级现代教育技术课件制作大赛、教学技能比武、课题研究等评选活动,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和利用率;年内分别争创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5处、10处。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将办学优势转化为特色优势

  1.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建设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层次。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打造优质品牌,形成办学特色。各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好规划方案,深入开展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通过召开现场调度会、组织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再认识、再提高,不断寻求适合本校事业发展的新优势,为特色建设准确定位,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办出各自特色,增强学校的生机和活力。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三提”活动,促进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