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

时间:2021-08-31

  今天CN人才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县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发展工作汇报,供大家阅读参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下面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xx年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半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十堰市绿色崛起示范县”目标和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年度计划,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主动适应和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在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亿元,占年计划68.2亿元的39.1%,同比增长7.3%;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亿元,占年计划13.6亿元的50%,同比增长8.5%;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占年计划79.5亿元的53.6%,同比增长18%;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占年计划28.2亿元的45%,同比增长9.5%;

  ——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占年计划4.2亿元的52.4%,同比增长14.6%;

  ——实现外贸出口636.5万美元,占年计划1763.2万美元的36.1%,同比下降53.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7元,占年计划20358元的32.3%,同比增长9.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2元,占年计划7500元的46.4%,同比增长10.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年度计划以内。

  上述11项主要指标中,时间进度和任务完成进度同步或接近同步的共有8项,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等3项指标,未能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二)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运行主要特点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我县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29.9:45:25.1,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有所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建、改造茶叶、药材、核桃等产业基地5.4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92个,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四级联创”示范场68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18家、专业大户100家。二是工业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8.5%。蕃王酒业顺利投产,华驰医药技改扩能已完成,冷轧钢、风味食品、天翔坯绸和蚕蛹蛋白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祥瑞花炮股权托管成功增资扩股100万股、融资350万元;创艺接受注资1500万元, “黄姜加工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双竹食品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三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初具规模,云浩电商体验城建成投入运营,亲家母高山食品、秦巴黑猪、泰和大鲵等一批网店迅速发展。新注册外贸出口企业3家。合和山旅游景区开工建设,鸡心岭旅游开发项目进展顺利,景点、景区建设加快,景区创A工作稳步推进,新增酒店3家,开通了竹溪魅力乡村旅游线路。全县接待游客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增长39.8%。

  2、重点项目推进顺利。一是项目争取成效明显。100个重点上争项目已争取到位28个,到位项目资金3亿元。农网建设与改造、薄弱学校改造、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等一批项目相继争取到位;鸳鸯池水库项目已进入国烟项目评审阶段;水坪镇和蒋家堰镇国有工矿棚户改造、东城新区及丰溪集镇供水等37个项目已申报到省;鄂坪集镇避灾搬迁、电源节能改造、346国道部分乡镇矿山复绿项目等34个项目正在做汇报衔接、编制文本等前期工作。二是项目实施强力推进。100个重点实施项目已开工复工69个,累计完成投资43.7亿元。左家湾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小河流治理蒋家堰段、水向公路兵营至天宝段等16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水向公路龙背湾段复建、天翔坯绸生产和蚕蛹系列产品深加工、两馆一中心等18个项目已完工过半;水向公路桃源至向坝段、牛头山生态城、重点贫困村整县推进等34个项目加紧实施。三是招商引资进展顺利。组织开展了深圳、咸宁等系列招商活动,签订了矿泉水开发、电容器加工、电商运营中心、机顶盒生产等一批招商项目。上半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额15.6亿元。四是对口协作工作不断深化。与密云县建立了互访机制,双方合作交流实现了良性互动,并取得成果。北京奥金达公司蜜蜂养殖项目挂牌落户;天翔茧丝产品进入北京国泰百货、鑫海韵通密云店销售;15个生态示范村援建项目扎实推进;启动了乡镇和部门对接工作。

  3、城镇建设加快推进。一是编制了相关规划。完成了中峰镇核心片区规划初步方案设计,编制了“智慧竹溪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体方案。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西关街棚户区改造、牛头山生态城等片区建设进展顺利。幸福侧路路面铺油工程已完工。城区背街小巷、城中村泥巴路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水向公路天宝段路面及配套工程基本完工,县河至黄龙一级路、水向公路水小段、桃向段加快建设。完成通村路改造121公里。天宝等乡镇高标准基本农田、汇湾等乡镇(场)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鄂坪等乡镇南水北调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竹溪河蒋家堰段河道治理、石庙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加快推进。三是集镇和片区建设力度加大。莲花、马家沟片区及大扒、瓦楼沟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制定了18个“生态家园”试点村详细创建实施方案,沙坝、明家湾、新生、绿之恋4个竹房城镇带片区启动建设。四是城镇管理日益规范。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持续推进“六大工程”和“十大专项整治”,落实领导包联部门帮建社区、村制度,城市管理进一步规范。

  4、财政金融稳健运行。一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3.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税收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2%,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67.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4亿元,同比下降20.8%。二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0.8亿元,比年初净增7.9亿元;其中完成储蓄存款64.4亿元,比年初净增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6.9亿元,比年初净增4.7亿元,社会融资达到9.6亿元。

  5、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一是生态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启动了“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了水生态文明试点县规划。与北京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签订了《推进竹溪县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竹溪县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碳汇交易协作研究等工作。二是生态建设扎实有效。“绿满竹溪”和“三廊”建设推进顺利,完成造林、绿化9.25万亩。“绿色创建”成效明显,完成5个绿色乡镇、30个绿色示范村、10个绿色校园和100个园林绿化单位创建达标工作。生态创建深入推进,申报国家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镇4个、市级生态村55个。三是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项目加快实施。规划内31个项目全部开工,完工项目26个,完工率为84%;累计完成投资3.67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5%。四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上半年城区环境空气达标率为90.1%,龙坝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6、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全面启动, 创新了金融扶贫模式,发放扶贫贷款2亿元,扶贫贷款贴息81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87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6%以内。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39万人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验收。思源学校、县二中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两馆一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正在扫尾装修,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已启动。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2%。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个,申请专利57件。保障房项目加快建设。新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条,新增通客车行政村42个。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工程20处。县政府“十件实事”推进顺利。

  7、“十三五”规划编制有序进行。一是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20个重大课题,由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了研究成果。二是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和规划初稿。年初,初步拟定了“十三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15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也同步完成了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的基本思路。5月上旬,聘请国务院研究中心东方文化和城市发展研究所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初稿,正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同时,全县15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规划初稿都已基本完成。三是策划了“十三五”项目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编制了“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策划项目728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570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完成差于预期。按照“双过半”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年度目标的39.1%,欠10.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欠进度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欠1.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完成年度任务的39%,欠进度11个百分点;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年度任务的45%,欠进度5个百分点。二是投资拉动不足。从在建投资项目看,一方面大项目支撑不足,投资额过亿的在建项目不多;另一方面,100个重点建设项目上半年开工复工6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仅24个,还有31个项目未开工,投资增长受到影响;从招商引资项目看,新签约的项目少,新开工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1.6%。三是社会消费和出口双下降。上半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同比减少726.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3个百分点。四是财政收支不平衡。我县优质财源不足,财政收入有限,保发展、保运转、保民生,特别保重点项目建设的持续投入较大,入不敷出,财政收支不平衡。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宏观形势的影响,工业增速、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社会消费、商贸物流等反映三产业指标增速也明显下降,导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差于预期。二是部分经济指标基数过高。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基数相对较高,增速长期高位运行,导致完成目标任务压力增大。三是外贸出口总量较小。受国家市场影响,板石等传统出口产品近几年出口几乎为零;人福生物医药、力莱、满华等出口优势主导企业还未达到正常出口状态。加之缺乏外贸出口专业人才、营销渠道不畅、营销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县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一产业不强,二产业不稳,三产业不活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观;以水电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受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掉产严重;以旅游、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带动作用不明显;住宿、餐饮业整体营业额下滑,呈现负增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半年再加压力,再鼓干劲,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