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扶贫攻坚工作汇报(3)

时间:2021-08-31

(三)坚定不移精准帮扶,在扶贫到户上实现突破。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2014年选派5100名机关干部、1020名乡镇班子成员到871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畜牧业、竹产业、有机茶、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商品蔬菜等八大扶贫产业,加快山地扶贫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务川县草地畜牧业高效扶贫示范园区、道真县特色中药材科技示范园等9个扶贫产业园区创建。“十二五”以来,完成中药材种植30万亩,核桃种植60万亩,蔬菜产业基地建设180万亩,人工种草27万亩,发展乡村旅游点1500多个。全市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达到80%以上,扶贫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初步显现。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积极推进“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十二五”以来,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0万人,完成贫困地区干部培训8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3万人。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重点把好危改对象确定审批关,做到资金直补到户、部门帮扶到户、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十二五”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6万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坚持把移民安置与园区建设、集镇商贸、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起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2012年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建成项目安置点76个,搬迁贫困人口5.73万人。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2014年完成投资72.7亿元,加快建成“小康路”3626公里,新增解决“小康水”饮水安全68万人,新建改建“小康房”2704户,推进“小康讯”实现95%的自然村通电话、95%的行政村通宽带,确保农村“小康电”一户一表率达到95%以上,落地实施“小康寨”创建点355个。

  (四)坚定不移精准脱贫,在加快发展上实现突破。一是抓“三化”兴“三农”。以“三化”促扶贫,走工业化增加就业、城镇化减少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路子,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进一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711.75亿元,规模工业总量列全省第一位;加快推进山地特色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43%;稳步推进4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235.31亿元。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216元提高到8365元,年均增长11%。其中片区县提高到7662元,年均增长12%;扶贫开发重点县提高到6870元,年均增长13%。二是拓展“集团帮扶”。自2000年以来,通过整合部门力量、拓展帮扶领域,我们创新探索了“集团帮扶”扶贫攻坚模式。目前全市共整合111个市级单位的项目和资金,分别对13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市级“集团帮扶”,确保不脱贫、不脱钩,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2015年,全市31个部门“集团帮扶”道真县和忠信镇,已整合资金4.1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7个。被帮扶地区的贫困状况得以有效缓解,面貌发生较大改变。三是深化对口帮扶。2013年启动上海对口帮扶遵义工作以来,实施上海对口帮扶项目122个,涉及上海对口帮扶投资1.92亿元,主要投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大行动计划、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沪遵双方在人才、教育、科技、旅游、商贸、工业等10多个领域展开对口合作交流,重点推动产业园区共建、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合作投资300多亿元。两年完成人才交流培训3140人,我市共选派20名后备干部赴沪挂职锻炼;2013年上海选派第一批10名援黔干部到遵义工作三年,2014年选派医疗卫生和园区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博士)3人赴遵挂职1年。四是突出连片开发。大力实施重大民生事项和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集中攻坚,优先安排实施农业开发、生态建设、村级公路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项目,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北部攻坚、东部开发、西部突破、中部崛起”的“四大区域”发展,积极整合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促进各类扶贫资源集中使用在重点脱贫项目上,大力支持片区县和重点县发展主导产业,达到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以草地畜牧业、茶叶、中药材、核桃等为代表的扶贫产业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