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以抚顺市为例)贫困问题调查报告(4)

时间:2021-08-31

  四、城市贫困人口的特征

  1、目前抚顺城市贫困人口陷入贫困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劳动能力,而是就业权的丧失或者缺乏新的就业机会。城市贫困人员中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大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多处于中年时期的劳动年龄以内,他们往往只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下的教育,他们过去所从事的也主要是低技术的工作。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可能重新再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去。而且,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去,享受过去单位制下单位所提供的医疗、养老等福利保障,即使出现新的经济增长,国有企业的改革搞好了,他们的状况也难有根本的改变。另外,新兴的产业也不会向他们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因为新的就业机会需要相当高的受教育程度。他们在丧失工作的同时,失去了工资收入,这会使他们及其家庭陷入到贫困之中。这就意味着,目前的下岗和失业人员,事实上是社会变迁中的被淘汰者,他们已经成为被社会甩到了社会结构之外的一个群体,从而使他们表现出了他们与社会断裂的结构性特征。

  2、城市贫困人口开始出现长期化和相对固定化的趋势。城市贫困人口在陷入贫困以后,他们往往难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他们很少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凭借他们单个人的力量几乎找不到任何工作,而是持续地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失业者增加、贫困群体的成员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能力薄弱等原因造成的。长此以往,难以找到工作的贫困人口的劳动意愿和摆脱贫困的心理也会越来越弱,从而使贫困问题出现长期化、稳定化的趋势。那些滞留在“再就业中心”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下岗失业期越长,他们重新回到劳动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小,陷入长期贫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由于缺乏或部分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难度更大,更不容易从长期贫困中解脱出来。贫困群体的长期化和相对固定化,最终将会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

  3、城市贫困人口具有较强的贫困群体意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贫困人口,往往分布在很不相同的人群当中,然而由于目前抚顺市的城市贫困人口是以失业、下岗职工为主体的,这些失业、下岗人员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或相似的经历,也可能仍然存在某些经济连带关系,甚至还居住在相对集中的地区,这使得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共同意识和群体感,也容易使他们形成共同的目标,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群体性特征。这种群体性特征,还表现在行业和地域的层面上。由于城市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因而便于交流和相互感染,而城市贫困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从众心理比较强,加之较为艰难的共同生活处境,他们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表现出共同的群体意识。

  4、城市贫困群体由于长期处于无权的受忽视和受歧视的状况,使得他们正逐渐从主流社会中脱离出来,表现出了与社会分裂的趋势。贫困人口由于长期贫困很容易使他们越来越远离社会的主体结构和主流社会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缺乏有组织的力量和合法的渠道为自己争取权力,因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可能以个人的行动,并且常常可能是非法的行动反抗社会,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排斥。社会排斥不但是指在经济资源上的长期匮乏,还是指在社会关系上、心理上、文化上和政治参与上的长期被隔绝,这种匮乏和隔绝不仅导致贫困人口日常生活质量下降,更重要的是被排斥者不能享受到公民权所赋予的公民政治及社会权利,而这种权利不可能依靠提供经济援助和保障救济来赋予。由于社会排斥把贫困群体从主流社会中隔离开来,使他们陷入到孤立的境地,并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反贫困的重点就应该是增加他们的社会融合程度,避免他们被抛出主流社会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