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无奈:抱负很大,现实很尴尬

  其实,不仅是王哲,采访中,许多大学生都怀着满腔的抱负,不管结果如何,依然在村官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努力着……

  “破旧,荒凉,缺少人气。”这是王哲担任村主任助理后,对他所在的村子留下的第一印象,“村里的青年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基本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小孩。”王哲说。

  看着周边村庄发展越来越好,王哲也期盼着通过努力,让自己担任村主任助理的这个村子,发展出一片新天地。“只要找准村里的资源、区位优势,看准农民的现实需求点,村子是完全可以改变现状的。只要有了产业,相信外出的年轻人会回来的。”走上村主任助理岗位后不久,一个宏伟的发展规划,便在王哲心中诞生。

  自王哲走上村官这个岗位,一晃三年多时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除了多起了几栋楼房,与自己刚来时相比,村子里没有太多的变化。”王哲无奈地说,“农村的工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理想和现实之间,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王哲给自己村子找到的发展项目是发展养殖业。这样的发展规划,也是王哲通过多方考察,结合村子和当地的资源优势确定的。然而,具体操作起来,王哲就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了。“首先是村民的观念和想法很难改变。”王哲说。为了说服农民发展养殖业,王哲想尽了各种办法,也组织召开了多次村民代表会议。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一家农户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哲甚至想到要自己先带头,把养殖场搞起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谈到目前的现状,虽然无奈,但王哲说,还是能理解农民的。“毕竟多少年来,他们都只是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种植,没有任何养殖方面的经验。他们担心万一赔了钱咋办呢?觉得还是出去打工稳妥。毕竟农民承受风险的能力还是很弱的。”《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14)》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非常认同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整合村中现有资源带动当地发展的仅占18.8%。非常认同自己是一名创业型村官的仅占16.1%。

  虽然不得不将很多精力放在镇上,但带领村民致富的愿望,王哲始终没有放弃。在一方面继续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他也在寻求着其他更好的产业。“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在相关产业项目上,对农民有更大的扶持力度。”王哲说。其实,不仅是王哲,采访中,许多大学生都怀着满腔的抱负,不管结果如何,依然在村官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