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才荒”现象调查报告(12)

时间:2021-08-31

  鼓励社会各界乡贤参与基层事务,同样是可行途径。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景家坪村乡贤理事会是一个由工作在外的有识之士和村内贤达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目前共有理事52名,涵盖老党员、老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律师、复退军人等。乡贤理事会“共谋、共建、共管”,推动了村级社会治理。受访专家认为,乡贤理事会值得借鉴推广。

  向退休干部借力,也可有效补充基层人才队伍。

  湖南株洲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从2016年10月底开始,株洲市首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人员陆续赴各县市区报到上岗。48名转任“村官”的人选,均是从株洲市县级以上“四大班子”及县直以上机关单位、市级以上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部门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中产生。他们全被安排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有实际需要的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任期3年。

  待遇和情感留人,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归属感

  江西赣锋锂业现任特种锂工厂厂长的付晓春,从一线工人到车间主任,成长为一名年轻的80后厂长。自2012年股权激励机制启动以来,付晓春已获得公司10万股股权。

  “除了基本的工资收入外,在基层任教还能获得额外的乡镇工作补贴和边远地区津贴。”江西南昌县塔城乡中心小学青年教师李阳阳说,“这样一来,我比在县里工作的同学收入还要高呢!”

  南昌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丁小省介绍,为了吸引青年教师扎根基层,该县乡村学校不仅提供免费三餐,还免费提供教师周转房,通往镇里的特约公交也为教师免费开通。塔城乡中心小学校长李友金说:“为了让青年女教师安心工作,我们还会组织乡镇联谊帮助解决她们的‘人生大事’。”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乌龙学校负责人刘昌富希望用细节和情感打动人才。“我们学校的教师大多数为年轻人,我们不但要安排好他们的工作,还要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提供健身、舒心、娱乐的活动空间。”

  在一线育才的同时,湖南浏阳注重给予一线关怀。针对基层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的状况,浏阳增加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干部心理治疗室,配备专业心理医生。同时,当地专门出台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谈心减压的大门随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