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2017年2月24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中国银行业》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下简称《报告》)发布。2016年是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公开发布的第八年,该报告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报告的执行和实施,“八年坚持,专注研究。”本年度的报告特点尤为明显,系统反映了当前银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了银行家最真实的判断与思考,有效提供了监管机构制定政策的决策依据,积极引导了行业改革发展与管控潜在风险。本文系《报告》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根据银行家们对银行业2016年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做出的选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81.3%、53.8%和36.6%。其中,信用风险显著高于其他风险类别。对比过去七年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可以发现,信用风险在各年均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其中有七年排在首位(包括本年度),显示出中国银行业多年以来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始终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需要警钟长鸣的话题。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正面临新一轮劣变压力,基本符合银行资产质量顺周期演变规律。目前,虽然我国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仍处于全球银行低位,但未来我国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进程的加快有可能从多个方面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形成压力。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能力将真正面临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压力与考验。

2016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图1 2016年银行业将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2016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图2 2009-2015年中国银行业风险关注度走势

  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关注度均创八年来的新高,分别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目前,我国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制度基础和负债工具创新基本到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前行,商业银行更加重视综合性融资服务能力提升和泛资产管理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更加重视全球化资产配置和管理,这些都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息差的缩窄,银行为了追求营利性,加剧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同时出于规避监管或提高收益的对传统资产负债表科目,以及传统的贷款、存款、理财与同业业务的“创新”,最终都将体现为对银行流动性的冲击。

  合规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分列第四和第五位。近年来银行业案件频发,2016年仅票据类案件的涉案资金就超过了100亿元,这得银行家对这两种风险的重视程度急剧上升,虽然从排名看,2016年略有下降,但依然受到银行家的高度关注。

2016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图3 不同类型机构2016年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从不同银行类型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对于合规性风险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其他银行,排在所有指标的第二位,可以看出大型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合规性问题。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的关注程度则在所有银行中最低,体现出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强。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银行,而城市商业银行对于跨行业金融业务的交叉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其他银行。

2016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

  图4 2016年中国银行业在风险内控方面最重要的工作

  对于2016年银行业在风险内控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65.7%的银行家认为应该提高不良资产现金清收能力,加快不良资产核销和押品处置。从2016年上半年来看,上市银行的核销力度明显提升。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核销不良贷款规模超过2000亿,占2015年全年核销规模的三分之二。49.1%的银行家认为在2016年应继续优化信贷结构。2016年重新启动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债转股等化解不良资产的方法得到47.3%的银行家的认同,而44.2%的银行家认为排查治理交叉金融产品风险,加强资管、同业、通道等产品的穿透式管理应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