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报告(4)

时间:2021-08-31

(三)改善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建议

  对策建议

  1.善于观察、学会分析

  如,瞿某某会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与人交谈、大胆回答问题时,作为家长应及时进行肯定和表扬,帮助她逐步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让她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有希望的,但是一味的正面赞赏是极不可取的。当孩子犯错误后,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客观的批评指正,耐心、细致做好疏导工作,让他们明白错在何处,知错能改,在体验中成长。当家长明知郑某某有意去欺负别人、抢朋友的玩具时,家长则应在尊重孩子人格、不损伤孩子尊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指正,从而帮助引导孩子正确把握自己,学会独立生活。

  5.家园互动、合作共进

  亲子活动中是集情趣性、娱乐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家庭内成人与儿童交往、沟通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帮助、指导、支持、配合家长,共同提高教养方式。如:在“家园信息网”中,为郑某某和瞿某某有针对性的推荐科学育儿的学习资料;在“家园直通车”中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实例;在“家园回音壁”中,又及时对这两名孩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的信息反馈;在“亲子运动会”上他们还积极主动的选择和参与了适应其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游戏项目。由此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拉近了家园、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他们渐渐的培养起剖析自己家教过程的能力,使家长能正确理解自己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加深了对孩子发展水平和自身教育行为的认识,从而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转变自己的教育观,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实现家庭教育中新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的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6.友好交往、互助合作

  同伴间的交往是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家长不要把孩子封闭在家庭中,鼓励他带同伴来家中活动,或主动到同伴家中作客,让他们对求对同伴群体中的一种“归属”感。他们和小伙伴在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中,在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经验,不良的习惯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帮助而自觉改正。这些比成人对他们的哄骗、训练的效果大得多。让幼儿在与同伴互动中养成谦让、互助、合群、自信、独立、合作、团结、友善、进取、竞争等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对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