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湛江市霞山区交通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摘要:城市的交通建设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它也是衡量一座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湛江市交通状况早已成为广大市民热议的话题。如今,如何尽快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湛江市霞山区多个路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社会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湛江市霞山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霞山区的交通建设计划提供参考。

  前 言

  交通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未来学家朱利安•西蒙指出:“如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么它不是文化,也不是制度和心理特征,而是交通环境。”自规划出城市以来,城市的发展一直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象征。历经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城市的发展从小规模到大规模、数量由少到多,功能和形态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人文、经济、科技等。通过一系列实例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意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道路交通系统的调整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对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交通环境,营造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相协调的交通环境是很非常必要的。湛江境内公路交通网络状况是:207、325国道贯穿全境,茂湛、广湛、渝湛三条高速公路汇集湛江。湛江市汽车客运站已开通了前往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等省内城市和北海、海口、三亚等省外城市的客运班车。湛江市内有三十几条公交线路,通达市内各地。以此来看,湛江的交通网络是比较完善的。那么,湛江市霞山区交通状况又是如何的呢?

  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湛江市目前的交通状况,2010年开学初,我们成立了霞山区交通调研小组,在湛江市霞山区的多个路段(包括广百、广医路口、国贸周围、步行街、怡福国际广场、城市广场五个交通要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此次调查方式主要有派发调查问卷和访谈交流。调查的人群包括湛江本地市民、外来工作者和部分高校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为81%。此次被调查人群中,20周岁以下的占27%, 21-40周岁的占31%,40-60周岁的占23%,60周岁以上的占19%。

  一、霞山区交通状况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人群对霞山区的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在被问到“对霞山区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时不满意的占了32.91%,一般满意的占了46.84%,而非常满意的仅占了5.06%。从调查的数据中显示,交通状况不尽人意。

  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现象:

  1、无牌照摩托车猖獗。摩托车行驶在人行道上、在马路上违规掉头、冒闯红灯、不文明拉客等现象相当普遍。这给行人和机动车辆带来带来不便,而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十字路口闯红灯的违规现象尤为严重。在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上,存在摩托车驾驶者或行人甚至大型机动车辆司机对红绿灯视而不见的现象,其中以摩托车驾驶者和行人违规最为严重。此现象看来,红绿灯对维护交通秩序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有护栏的路段,行人横穿马路、越栏而过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

  3、在多数应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却没有安装红绿灯或类似的交通协管设施。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更是助长了交通混乱的发生。摩托车、行人及各种大型机动车辆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交通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