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3)

时间:2021-08-31

  三、思考和建议

  1、以创新机制为突破,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应该加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把选优配强村级干部,提高村级党组织战斗力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把选配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在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广开才路,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坚持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配备干部。村书记是村支部一班人的主心骨,也是全村农民群众的带头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对少数政策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群众意识不强、驾驭全局能力差,不能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村书记要坚决进行调整。选配村书记,要拓宽视野,除了从后备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普通党员中挑选外,还要注意从外出务工返乡的村党员中挑选,对大学生村官这个资源要很好利用。他们文化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推选他们当村干部,既可以让其主动创新性和奉献精神得以发挥,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农村面貌得以改换。在保证政治素质合格的前提下,注重挑选一些会经营、懂管理、有较好群众基础、愿意为党作贡献的致富能人担任村干部。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最终和首要的目标,只有经济上去了,人才才能留住。

  2、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以党校培训为抓手,以提高村干部的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能力为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村干部的系统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通过集中培训、谈心谈话、参观考察、组织自学等方式,引导村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农村政策法规,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群众工作的方法。通过教育培训,要起到提高思想认识,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作用。教育、引导村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在干群关系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从自身找原因,以诚恳的态度和行为求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注意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做,从群众最关心、大多数人能受益的事情抓起,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不断改善党群关系。

  3、以完善机制为基础,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在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养老、医疗保险实行市、镇、村三级统筹分担制度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适度提高村级干部基本报酬,改变目前与开展工作的强度、难度相比,村干部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进一步从制度上保障村干部的经济待遇。积极实行工作实绩挂钩奖励措施,逐步增加奖励力度,奖励工作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另外,建立完善的政治激励机制。要把年纪轻、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列入镇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对他们的培养锻炼,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参加学习培训,条件成熟的可选配进镇级领导班子或明确为副镇级干部,从而在面上起到用人导向作用,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