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委会班子现状调查报告(2)

时间:2021-08-31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男女比例差过大。全县农村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只占到12.6%。且担任主要干部的女同志很少。另外,干部队伍中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分布不合理,老、中、青干部比例失调。年轻干部相对较少、中老干部比重较大。40岁以上的村干部占到74.8%。年轻干部明显偏少,30岁以下干部在2008年9月之前很少甚至没有,经过一年多的充实,也只有25.2%左右。

  2、干部队伍学历和文化水平较低。从分析表可以看出,农村干部的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数都还是初中小学学历,干部平均年龄达48岁。他们对于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只靠自身经验和老工作方法处理问题,不能联系和运用相关政策和知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依赖上级部门处理问题和安排具体工作的思想严重,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村干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工作方法和思路,导致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发家致富过程中缺乏创新性和拼搏精神。

  3、缺乏动力和待遇保障。大部分任期长、年龄大的干部对于其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报酬低的问题常常抱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松劲,热情降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表现出消极态度,政治责任感不强,只安于做一些日常的具体事务,对临时出现的任务,关系农村发展的问题不闻不问。待遇保障问题也影响大部分干部带头致富的动力不够,为民办事的奉献精神不足。这602名村干部中80%都是致富能手,但他们大部分只局限于把自家经济拉动上来,把自家生活水平提高,对在群众中推广自己好经验好做法甚至无私地为村民致富发家铺路垫底缺乏主动性。干部们自知报酬低,工作的质量自然也上不去,因而村干部的选拔也受之影响,后备干部队伍呈现后继乏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