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5)

时间:2021-08-31

解决“医养两张皮”

  按WTO和国际家庭医师组织要求,平均每2000人口应配备1名家庭医师,而目前,我国经过正规培训并注册的全科家庭医生数量极少,家庭医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完善的家庭医生培养和管理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提出,目前以民政系统为主建立的养老机构和传统的居家养老,都不具备基本的医护功能,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家庭、医院间奔波。熊思东认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人才严重缺乏的原因在于: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人才的岗位性质不清,待遇较低,执业能力不高,职业归属感和职业稳定性不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周琦建议循序渐进推进家庭医生社区首诊制度。首先,实施对象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范围;其次,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如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采取严格首诊,对一般人群采取引导首诊;家庭医生和服务对象可以采取契约制,农村地区由乡村医生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朝梁子村党支部书记杨秀华建议整合现有资源,把弥补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短缺与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对留守妇女进行养老和护理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加快农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基层医改工作,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让农村老年人及时享受良好医疗服务。

精神赡养配套机制亟须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 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在调研时发现,不少子女认为,让老人不愁吃穿就是尽了孝道。所以,一些子女将老人送往养老院后就撒手不管了,更有甚者,虽然和老人同住一个城市,但几年也不去看望。

  2013年7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该法将精神赡养首次纳入法律范畴——“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但彭静认为,尽管精神赡养问题因此实现了立法的突破,但目前法律的规定仍停留在原则层面,比如社会保障体制区域割据、基层自治组织功能缺失、配套支持机制和制度缺乏等问题,导致精神赡养缺乏制度保障。

  为此,彭静呼吁探索建立鼓励和支持精神赡养的配套机制。首先,完善节假日制度,以推动老年节进入法定节假日为契机,并逐步纳入法定节假日安排;其次,以团中央牵头,探索建立异地就业子女参与志愿服务、父母所在地志愿者优先提供养老服务的机制;第三,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国经验,探索实施与老年人同住一定年限的子女住房(购房、租房)补贴机制的可行性;第四,试点在有条件的地区为独居老人配置呼叫仪,有紧急情况可迅速接通呼叫中心和亲属,经费可通过家庭自筹、慈善捐助、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