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调查报告(5)

时间:2021-08-31

暑假调查报告 篇8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负责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诞生了九个与农业相关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其中的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7月8号下午,河南师范大学“传递希望·情暖乡村”改革开放成就宣讲团的部分队员来到了石楼村村石大爷家中进行走访,在幽深的小院里与石大爷拉开了家常。

  石大爷是济源钢铁厂的退休工人,去年的六月份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中。作为一名老工人,石大爷早已习惯了忙碌的工作,家中闲适的生活让他很不适应。考虑到黑头羊的技术要求简单,疫情风险较低,便投资买了几只黑头羊进行致富试验。据石大爷介绍,黑头羊的营养价值要远远高于普通羊羔,市场价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望着圈子里几只欢快的小羊,石大爷乐滋滋的说:“可别小瞧了这几只羊,到年根儿就能卖四五千嘞!”听到这些,队员们既惊讶又折服,这不正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生动体现吗?

  随后,石大爷又热情地带我们来到儿子--石振林的地里。大约四五亩的庄稼地里除了一部分玉米外,主要还有花生、辣椒、金银花等经济作物。看到石振林一家正在采摘金银花,我们的队员们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他们的队伍中。劳作之余,我们还跟石振林进行了交流,了解到金银花药用价值昂贵,收购价可达50元/斤,利润相当可观。据说,现在农产品的销售已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每到农产品成熟季节,村口便停满了前来收购的大卡车。望着眼前的满目绿意,石振林一脸的欣慰。“农民致富了,真是多亏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在石楼村我们了解到,像石大爷家这样种植名优经济作物或发展养殖业的农户还有很多。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确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暑假调查报告 篇9

  经过10天的调查,我发现我们的小区在环保方面存在这问题,暑期实践调查报告。我发现是从两方面来的:1 在早晨,我发现自行车上有许多白色粉末状的颗粒,据说是第2化工厂·化肥厂·面粉厂等化工厂生产的工业垃圾。2·骑自行车从北向南,发现空气越来越差。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老年人,他们身体较差,这十分危害他们的身体,导致死亡等一些状况,根据我调查有40%的人无所谓环境的好坏,有58%的人对环境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还有2%的人拒绝回答问题。总体来看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好似位于一个比较清晰的状态,这和国家的政策有密切关系。根据以下的报道的山西的变化过去以黄土高原的黄色和煤炭工业的黑色为主色调的山西省,如今开始换上绿色新装,出现了绿色大增、景色大变的喜人景象。

  这是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的评价。他说:“不懈造林使山西成为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数据显示,目前山西省的森林面积已发展到33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12%,比新中国成立初提高了11。72个百分点。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26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授予山西省“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位于中国中部的山西省每年的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分别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四。然而,由于战乱及过度毁林开垦等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覆盖率仅为2。4%。

  “绿色”的缺乏令山西生态环境一度脆弱、恶化。风沙肆虐、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生态灾难时刻威胁着全省民众。为改变这一状况,山西省于2005年提出了建设“绿色山西”的发展战略,力争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8%,2020年达到26%以上。随后,山西相继启动了十大省级工程,以年均投入50亿元以上人民币、栽植400多万亩树木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

  山西省省长王君说:“通过造林绿化,全省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山西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由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3。67亿吨减少到现在的2。7亿吨,境内三条河流基本变清;林区降雨量增加了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5%以上。

  山西民众的生活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林业收入进一步提高。去年全省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监测的103个地表水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由2005年的11。6%提高到15。5%。去年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15%。

  这件事震撼了我的心灵。我看来环境的形势大好。

暑假调查报告 篇1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很紧张,现代教育设备严重短缺,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学生辍学较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题记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实践终于划上句号。对于经常呆在凉爽的房间里,几乎没有受过苦的我来说,实践确实很辛苦,流了很多汗,吃了不少苦,皮肤也晒黑了很多,但大家没有一个抱怨,后悔的。在短暂的实践考察活动中,我努力让自己尽快融入到农村,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期间,我们也收获不少,既能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出来,学以致用,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给了我们主动积极地与疲劳和贪图安逸的惰性作斗争的机会。而我们在实践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熏陶;认识得到了升华;觉悟得到了提高。

  很感谢老师让我参加到这次社会实践中,让我充分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这次活动给我很多感触,也让我尝尽了人间的冷暖真情……

  下面我从农村教育方面谈一下自己对农村的认识。在我们调查的几个村子里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仍很严重。

  首先,多数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与要求相差甚远,现代教育设备少,教育手段简单,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在软硬件方面还不具备,要缩短城乡教育水平差距不易。受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农村中小学总体水平确实与城区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农村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方面还比较陈旧。我曾和唐家村的一个初中生聊过几句,他告诉我,他们上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电脑,而城里呢,小学生就已经掌握电脑操作了,这就是差距。

  其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加上教师工资偏低,普遍存在吸引高素质教师难的问题。农村学校优秀年轻教师和音乐、美术、体育、英语教师十分缺乏,目前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向城里的学校那样采取高薪聘请优秀教师的办法。高水平的师资不足,导致农村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乡村学校教师严重短缺,但同时我们看到,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就业机会,而乡村学校又急需人才,为什么大学生不去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呢,每年毕业生都挤向人才济济的大城市,为了留在城市里,他们甚至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我记得在唐家村小学开总结大会时,就有位同学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唐家村的这几天,让我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和孩子们迫切渴望知识的心情,我被他们这样热情所感动,我想留下来……”

  如果有更多的大学生有这样的意识和这样的思想,那么,农村还会缺老师么。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从今年起全国有六所师范大学对毕业有意愿去西部农村支教的学生将免除一切学杂费。这一举措将使更多的大学生为西部农村做贡献。

【暑假调查报告10篇】相关文章:

1.暑假调查报告2000字

2.暑假调查报告1000字

3.暑假书店调查报告

4.暑假打工的调查报告

5.中学生暑假打工的调查报告

6.大学生个人暑假调查报告

7.中学生暑假调查报告

8.暑假环保实践调查报告

9.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