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垃圾焚烧行业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1-08-3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围城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较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由于垃圾焚烧具有减容效果好,消毒彻底,可实现垃圾资源化等优点,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生活垃圾焚烧主要污染防治措施展开分析和探讨。

  随着大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也逐渐的增加,必须对城市垃圾合理的处理,减少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现如今,一般由3种处理方式,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处理等。这3种方式,各有不同之处,填埋方法能够一次性处理较大的垃圾,方便快捷,但是对土地、空气和当地水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堆肥方法,必须要求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不利于使得垃圾达到减量的目的,同时也要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面积。焚烧方法则是目前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比较彻底,并且无害,可以使得城市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无害化。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状

  截止2013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166座,总处理能力为4633.7万吨,日处理能力158488吨,总装机约为2600MW。其中炉排炉的焚烧发电厂比流化床的焚烧发电厂多,其余少部分为热解炉和回转窑炉。

  这166座生活垃圾焚烧厂主要分布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三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数量最多。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相关法律政策

  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国家和住建部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标准,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发展和项目的建设、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