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自由作文11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命与自由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好几星期前的事了,我在阅读卷上做到了一道题:生命与自由哪个更重要?
我沉思片刻,犹豫地回答:生命更重要。这道题把我难住了。尽管我选择的是生命,可是文章作者苦口婆心地讲了这个故事,不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自由的重要吗?如果我写了生命,将有99%的可能换来一个大“×”。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生命,我想尊重我的内心。
一切都源于生命,生命在一切之上。在死去之后,一切都对人或动物失去了意义。没有自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意义。在死去之后,不是就能获得自由?可死去之后,自由又有什么用?再说,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是牢笼里的困兽。
那么,是不是自由不重要呢?不,自由相当重要,可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躯体的自由,而是灵魂与思想的自由。毫不夸张地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都被豪华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牢笼”所困,可是我们照样可以幸福地生活,尽管我们的躯体倍受束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尽情地放飞思想。
想到那只老鸟因为自己的孩子失去躯体的自由而将它毒死,未免有些极端。失去自由的人,依然可以靠欲望活下去,这欲望便是向往。失去自由的人,真的是生不如死?未必!我认为死亡是懦弱的表现,而勇敢地活着才是智者所为;自由每个人都能拥有,失去自由后的生活不一定是苟延残喘,尽管人的灵魂在躯体之内,但它是不受控制的,人的躯体被笼子所困,可是思想是困不住的,想象力可以天马行空,爱与美的向往可以远渡重样。身在铁笼心飞远,“魂不守舍”也无关,内心快乐就存活,失去自由照样可以有生命的春天!失去自由,就闭上眼睛,任心灵飞翔,快乐地幻想,靠片片希冀幸福地活下去……
自由非常重要,生命更加重要。让我们爱护生命,永葆灵魂的自由。
小时候,我十分喜欢鸟,尤其是毛色鲜艳、漂亮的鹦鹉,于是我便央求父母给我买来一只。也许,对于当时的我,鹦鹉就只是一个会蹦会叫的玩具。
它极为聪明,甚至学会了开笼子的门。一次喂食时,我就发现它已经将门打开了一条缝。我特别生气,认为它是我的“财产”,应当接受我的“管制”。我便用一根线将鸟笼的门、喂食喂水的小窗子与笼身系在一起,不让它有可乘之机。
在有鹦鹉的日子里,闹钟都不需要了,每天天刚亮,它便叫开了,叽叽喳喳,很是热闹。有时,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阳台看看我的鹦鹉。后来我惊喜地发现,它的叫声还会引来其它的鸟儿。可惜我一过去,它们就都飞走了。
我原本以为有鸟儿来“做客”是一件好事,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野鸟似乎勾起了鹦鹉对自由的向往,它一天比一天烦躁,特别是阳台上出现一些鸟儿,歪头歪脑地叫着或飞过时,它便叫个不停,还不停地扇动着翅膀。我坚决要将它的这种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因为它属于我,它是我的!为了不让它飞走,我将鸟笼从阳台拿了进来,放到了沙发边,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终于,那一天还是来到了。这只鹦鹉竟趁着我一时疏忽没有系线,飞了出来。当我追到阳台时,它正站在对面的梧桐树上,“高傲”地看着我。“好吧,你赢了!可你又不是野鸟,会饿死的!”我心中想,然后天真地等着那个“调皮”的鹦鹉来找我要小米吃。但它并没有。“它一定是死了,它死也不肯回来”我越想越伤心,竟大哭了起来。
可那时的我怎么会知道,对生命来说,自由是最可贵的可以饿,可以被天敌追赶,甚至可以死,但只要有自由,就依然是最幸福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追求,尤其是那个埋藏在心底的志向,只要时间适宜,它就会扎下根,迅速生长,就如这鹦鹉。不要以人类的眼光看它们,它们从来不是为了人类而活着的。
自由才是它们的志向。
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自由”。
有一个小男孩儿,这天他在吃西瓜的时候,无意的向花盆里吐了三颗西瓜子。过了几天,花盆中意外地长出了几颗小瓜苗,小男孩问妈妈:“妈妈,你觉得小瓜苗会长大吗?”妈妈说:“怎么可能,你这不是讲天大的笑话吗?”小男孩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小瓜苗。
第二天他上学回来,发现小瓜苗不见了,他问妈妈:“妈妈,你看见小瓜苗了吗?”“小瓜苗啊,我把它拔了。如果这样生长下去,盆里那棵珍贵的紫罗兰就要被它祸害了。”小男孩儿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也没有和妈妈说,自己一个人在那默默的掉眼泪。他越想越生气,甚至想把那棵紫罗兰给拔了。可是想了好几次,还是下不了手。一天又过去了。
第三天的时候,小男孩儿拿了一幅画回来,画上画着盆里三颗小瓜苗茁壮的成长着,旁边还多了一行字“生命不分高低贵贱。”这幅画是100分,他拿给妈妈看,妈妈只夸奖他几句。他心里觉得空唠唠的,趴在沙发上,凝视着那盆紫罗兰。
其实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那句生命不分高低贵贱,就是想让我们明白,植物,动物,人类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而故事中的母亲,是那么随意的就剥夺了三颗小瓜苗的`生命。我们再看小男孩儿,他在无比生气的情况下,都没有轻易去剥夺那次罗兰的生命。
我觉得这个母亲也太不顾小男孩的感受了。明明知道小男孩是那么的喜爱那三颗小瓜苗,又那么的善良,可在没有问他一个字的情况下,直接把小瓜苗给拔了。后来,孩子将那幅画拿给母亲看,就是想让母亲明白这个道理,而母亲又一次的没顾他的感受,伤害了小男孩的心灵。
我想如果那三颗小瓜苗是会说话的话,它们也会难过的说:“这是为什么?我们和他一样,我们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你怎么下得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