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作文800字

时间:2021-08-31

又到中秋作文800字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又到中秋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又到中秋作文800字1

  再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超市里早早的就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五仁月饼、椰蓉馅的、板栗的、蛋黄的、牛肉的、各种口味的都有。包装也是分散装和高档礼盒等等不一,有的包装礼盒里还有赠品,有配高档餐具的、还有名牌酒的、或是配上茶叶的,看着包装都很精致,也不知道是卖月饼还是卖别的。

  看着五花八门的月饼,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吃月饼的情景,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月饼真是人间美味。

  小时候就记得月饼分两种,五仁馅和豆沙红糖馅的,一包八个是一斤,两个一摞分四组用纸整齐包好,上面加一张红色印有嫦娥奔月的包装纸。

  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不管日子紧不紧,都会买几斤月饼用来走亲访友,我们家也是。送长辈送亲戚之后剩下的月饼,才会给我们姊妹几个分着吃,一人分一个或是两个,要看剩下的多少,反正是从来没吃够过。

  我最喜欢酥皮的月饼了,外面一层层薄薄的酥皮,让我舍不得大口吃,而是一点一点用舌尖舔着吃。吃完外面的酥皮就吃里边得馅了,所谓五仁月饼,里边有瓜子仁、花生仁、芝麻、青红丝、还有冰糖,记得小时候边吃边找过,怎么也没找全过‘五仁’,不过照样吃的高兴。

  红糖豆沙馅口味的,印象当中就是一个字‘甜’,红糖本身就是甜的,红豆蒸熟捣成泥加红糖就做成了红糖豆沙馅,也有老人爱吃这种的,没有冰糖不硌牙啊!

  小时候分月饼,姐姐舍不得吃,当时就吃一小口,一个月饼好几次才吃完。我不行,不管分一个还是两个,立马干掉,等姐姐吃的时候,总能想方设法的蹭点。

  现在生活好了,月饼的品种也多了,反而不知道吃啥好了。去年中秋节当天,我去超市购物,正赶上月饼搞活动,买一斤送一斤,就顺手买了几斤。晚上吃饭拿出来,一个月饼掰开就没人爱吃,随便吃个一口两口就放那了。这几天婆婆一个劲的嘱咐:“月饼买不买都行,没人爱吃。”

  “过一回十五不吃个月饼怎么行?多少得买点啊!”我反驳着。

  “那就少买吧,买几个就行。”婆婆说:“买了不吃都浪费了,糟蹋钱。”

  昨天中午我去超市买了椒盐、五仁、板栗、椰蓉四个口味,今天回家一看,一个都没动。

  没人捧场,我自己掰开个五仁月饼吃起来,里面的馅料没了青红丝,多了杏仁,加了木瓜,馅料的品种多了,却再也吃不出小时那香甜的味道了。

又到中秋作文800字2

  表面粗糙的纸张上印着红色、橙色和黄色的花瓣,伸出四指,我轻轻地摩挲着包装纸上的油墨印迹,我能听到它因摩擦而发出的“沙沙”声。纸的侧面有褶皱的痕迹,一直延伸至两端的折叠处。我打开折合的纸,几块小小的金黄的碎片便落了出来。我伸手捏起一块渣儿,将它塞入口中。顿时,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芝麻粒和花生的香气在房间里缭绕,锅底时常发出芝麻裂开的声音,似潮湿的鞭炮。花生碎粒和芝麻在锅中翻滚、旋动、混合。一把白糖从奶奶的手中倾泻下来,糖在热量中渐渐溶化,粘附在了每一粒花生粒和芝麻的表面。奶奶再次扬起手臂,可此时的碎粒却不再跃动,糖将他们粘在了一块儿。阳光从窗外斜射进厨房,照耀着眼前的铁锅照耀着每一块糖的结晶……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奶奶总是自己动手为家人做月饼,而我,总是凑到她旁边看着她。

  阳光从锅边移出厨房,洒在白色的瓷砖上,染黄了木桌,在墙角投下了一个偌大的黑影。我坐在桌边的一个小凳上,望着奶奶的侧影。她的上身弓着,手臂一下下用力地向下推去,面团在她的手中扭曲、变形。他的额头上是滴滴汗珠,在夕阳的光辉里似乎在闪耀着。奶奶伸出左手,用手背拂去了汗滴。此时她侧过脸—每一条起伏的皱纹似乎都在笑。

  落日的余晖在西边天空里闪耀着。从屋里望向窗外,只有一片不浅不深的蓝和一轮还不是很圆的月,周围漾着一圈光的涟漪。

  一盆子的面被奶奶揪成一块块一样大小的面团,家人帮她把面团擀成扁平的形状,在两边都刷上油,再把已经做好的馅儿抹在上面,用手或捏或拢,使其变成一个个近似圆形的形状。一个个还未熟的月饼整齐地排列在桌上,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雪白。一股麦的香气便充盈了整个屋子……

  我一直盯着烤箱里的橘黄色灯光熄灭,这时我便跑向奶奶大喊道:“月饼熟了!”

  奶奶手戴着手套伸进烤箱,取出烤盘,把月饼排列在案板上。我会在此时用毛笔蘸上红墨水,在中央扫上一点红。月饼在加热中由雪白变为了亮黄,外皮也变得硬而脆……

  事过境迁,如今我所见到的月饼大都是层层包裹着的月饼,虽显得华丽,但却缺了那一份古朴与雅致。

  又到中秋时,一位远房亲戚捎来的这一包月饼,竟勾起了我对往日中秋的回忆。奶奶的月饼,在眼前,在脑海,更在心上……

又到中秋作文800字3

  夏天到了,家门口那棵茴香树疯长,差不多有我高了,看着它枝繁叶茂,不禁嘴又馋了,不由得又想吃母亲包的粽子了。

  记忆中从小到大吃粽子,总是母亲自己动手包好的。母亲包的粽子有股独特的味道,尽管市场上的粽子琳琅满目,可在我眼中任何一款粽子都无法和母亲包的粽子比美,不是市场上的粽子味道不好,而是三四十年来吃惯了母亲包的粽子。那粽香里有古朴的家乡味道,有浓浓的母亲情结。当然家门口这棵茴香功不可没。每年的端午前夕,母亲都要将它的叶子采下,用清水冲洗后用刀子分段放进糯米馅里,清香无比。母亲制作的糯米馅非常有讲究,是由糯米、绿豆、茴香、芝麻、红枣、腊肉等组成的,糯米和绿豆要在包的前天晚上用水浸泡着,如果温度低,差不多要浸泡一天一夜吧,腊肉荤素搭配要炒熟且凉着,等完全冷却后在包棕子前十几分钟将腊肉和油放到糯米里,茴香要当天放,否则不新鲜,材料备齐后要和糯米一起均匀地搅拌……

  粽叶是她亲自拾的毛竹叶。老家有一个竹园,每年春天,在毛竹生长季节里她就回家住上几天,大清晨就出来捡竹叶,洗干净带回县城以备端午节用。端午节前一天,她精心地配置粽馅后,然后将洗干净的粽叶用娴熟地巧手卷成一个空心的圆锥形,用汤匙将糯米馅放到那个空心的圆锥形粽叶里,再用一根筷子在糯米馅里均匀地摇动,直到把糯米包裹得紧紧的,然后用彩棉线圈着,一个连着一个,像一串红灯笼似的有序地排列着。“今年要多包点,带回家给你们的公婆尝尝”,自我们姊妹几个出嫁后她每年都重复着这句话。清香粽馅满含着母亲对子女无限的爱,层层粽叶下包裹着家的温馨和甜蜜,丝丝彩线系上的是对女儿们的希翼和嘱托。

  忙到粽子成形时,她就烧柴火煮,袅袅娜娜升腾的蒸汽里,浮现母亲忙碌却依然泛红的笑脸。每当热气腾腾的.锅盖掀开的刹那,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嘴里享受着美味,这时的端午节恐怕是一年中最幸福快乐地时刻了。全家满口粽香,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味道怎么样?”“好吃”当听到这两字入耳,她就麻利地转身去厨房用盆子装满煮熟的粽子送给左邻右舍分享。

  母亲的本事,只是遗憾我竟没有学会,还记得去年包棕子的情形,细长的粽叶在我手里像是一弯迷失方向的扁舟,任凭我怎么努力,来来回回折腾半天,就是不成锥形,“慢慢学,不要紧,只要想学,总会学会的。”母亲总是给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