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考满分作文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满分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天,当我们回到家,桌上已摆满了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这时,幸福在我们身边。它,并不遥远。
每天,当我写作业时,一杯热牛奶和一个削好的苹果已悄悄的放在我的书桌上。这时,幸福在我们身边。它,并不遥远。
每到天气突然转凉或是下雨的时候,一件承载着爱的温暖的厚毛衣或者是一把雨伞已送到我们手中。这时,幸福在我们身边。它,并不遥远。
父母每天给予我们幸福,我们是否也应回报他人呢?
在一个漫天飞雪的晚上,当妈妈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回到温暖的家时,我心头顿时涌起一股酸楚的味道,赶忙为妈妈端上一盆温热的洗脚水,搓洗着妈妈苍老粗糙的脚。一抬头,看见妈妈眼中闪着晶莹的泪花。这时,幸福在妈妈身边。它,并不遥远。
当妈妈一手托着颈椎,表情痛苦的按摩时,我知道,妈妈又整整坐了一天门诊,低头写了一天病历。“妈妈呀,妈妈。请你坐下来,让我给你揉揉肩!”我快步跑到妈妈身后,轻轻拍打着妈妈的颈椎,叙谈着童年的往事。这时,幸福在我的身边。它,并不遥远。
雀跃载歌载舞的时候,我不禁回头又一次望向厨房。小乙,那就是你所谓的友情;可就在我们叹服的当儿,教官却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站军姿40分钟。父亲不时的眨眼。
夜阑人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桥是什么?它仅仅是一条放大的板凳吗?我知道这是不安分的心灵在叩问,是爱幻想的大脑在高速旋转。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万物皆相似,在思索了半天后,潺潺的心灵之水送来了答案:水也是桥。
水是思乡之桥,美丽的昭君出嫁时,陪嫁的除了金银珠宝外,最不可缺的就是那香溪溪水,是那条长溪给了她落雁的容貌和如水的柔情与坚毅。几次伴着月夜环佩空归,对着远方暗自落泪,远嫁的姑姑再也不能随侍女一起到溪边浣纱,梳洗那如云的长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没有亲似骨肉的香溪和亲如伙伴的侍女,她对着那瓶溪水暗自神伤,在溪水架成的思乡之桥上失神、落泪。
水是友情之桥,那潭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依旧如故吗?李白与汪伦的友情随之沉积至今,忘不了那仍依惜别的友人深情的目光和一份仅存心底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默契,还有什么不快吗?举杯与朋友畅饮,对影成三人独酌,让人神伤,远在天涯断肠人的自饮让人心碎,这友情之桥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有人为你祝福、祈祷,潭水依然如故,友情越积越深,一叶素笺为你寄去相思,一封飞鸿让我们永记潭水般深厚的友情。
“群”,轻飘飘地抛过来,没错,一个字。再想想,可不是?这个字像乾坤圈罩住了无边的世界;像一个小手指,轻巧巧地就把千万年、千万人提溜起来了。“群”里乾坤大,“群”里宝藏多。赶紧挖宝吧,考场一片嘁里咔啷的声音,考生中也形成了这几个群体(以下仅从立意上分出层次,实际得分还包括题材、表达、书写等要素):
温饱型“群”体——记叙成长中跟群体有关的温情故事,表现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成长的快乐与收获。类似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有你们真好”“我们集体有力量”。这类文章容易上手,但长着一张大众脸,识别度不高,有可能“撞衫”甚至“撞脸”,激起阅卷老师贾宝玉式的叹息——这个妹妹在哪里见过?
小康型“群”体——记叙并思考自己在群里的得与失、角色和位置。比如写自己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写群体从貌合神离到同舟共济的过程;或者写自己建群交友、众筹、做公益的喜怒哀乐,或失败或成功;类似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的选择我的群”“群生活的美丽与哀愁”。跟“温饱型”相比,它更注重自己“这一个”的独特体验,闪烁着个性和时代的光辉。
实际上,所有的作文题都是一个“杯具”,什么造型不重要,关键是——装的是什么(题材)?如何装(表达)?语文课标对作文除了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还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譬如看似平淡无味的阳光,架个三棱镜,不得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同一扇窗户,有人看到了光秃秃的墙,有人看到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要学会横看成林侧成峰,前提是不人云亦云,“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扯到高考作文了,真不是故意的)。于是下面的立意可以有——
大康型“群”体——通过成长的真实体验,对“群”进行辩证性思考、建设性反思。本想在群里寻找快乐,但充斥的是段子、八卦、游戏;想在群里寻找友谊,但不幸被拉帮结派,甚至遭到欺骗、利用;想在群里寻求真相,但是以讹传讹,站队互撕,舆论暴力。群成了绳,成了网,成了坑,成了求点赞、求投票的工具。加入一个群是容易的,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群却不易;羊群效应一直在,真相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可以结合自己经历对群进行反思,也可以写自己对群的主动筛选或改造。类似于“想说爱你不容易”“群,我该如何存在”“我的群我做主”“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且行且珍惜”。
俱往矣!结合前两年的“老人与孩子”“温馨的设计”,看起来作文题一直是“标新立异二月花”,实质“生活恒久远,一题永流传”,它们彼此联通着生活的脉脉流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语)诚哉斯言!
而在现实中,很多孩子的生活在两点一线的流水线上被风干了,在“学习之外就是不务正业”的告诫中干瘪了,在“作文不能冒险”的念叨中平庸了,在范文套作中僵化了。“生活即作文”,作文要投入火热的生活,而应试模式又把孩子往“象牙塔”里拖,这样的拉锯有些尴尬。“作文即做人”,如何真诚地生活,做事,做一个积极、善良而能独立思想的人?后来的考生和老师们,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