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佳节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元宵节的作文:元宵佳节,欢迎大家分享。
我是一个怕黑的女孩。但是,自从初三下学期开始,我们就要晚修,因此,支持我在黑夜中走下去的力量就是那一盏盏温暖的灯。灯把黑夜照亮,把回家的路照亮,也把我的心照得暖烘烘的……
记得有一次晚修下课后,我站在走廊,看到了不远处的一栋楼房里的灯光,心里面忽然有了一种家的感觉。难道不是吗?那一盏盏昏黄的灯,用尽全力去散发自身的光和热,照亮了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向晚归的人儿传播着爱的讯号:家里的人正等着你回家。
就算是瓦数再低的灯,它也会竭尽全力去让它那微弱的光去驱赶黑暗,带去光明。灯会以那微弱的光去穿透那厚厚的玻璃,然后再穿过黑暗,到达它要到的地方,完成它艰巨的任务,最后在它耗尽了能量后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茫茫黑夜。
看到了灯,让我想到了爱。家里的人通常会为晚归的人亮上一盏灯,不仅仅是为了驱逐他眼前的黑暗,更是为了驱逐他心中的黑暗,晚归的人看到家里的灯后,心里面就踏实了很多。而灯光就像是家人对晚归人的爱,即使是穿过了厚厚的玻璃,也不会有些许的减少。
我家住在8楼,要爬楼梯上去,试想如果在走廊没有灯,你是否还会有走上去的勇气?正是那些小灯泡,让我知道在我的身旁有爱的存在,相信它会带领我最终回到家里,回到爱的港湾。这样一来,我的心里的恐惧立即烟消云散,继续努力地往上走去。
现在请你用一点时间去看看你身边的灯,是不是第一次觉得它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如果是的话,我希望你能丛冢体会到家人对你的关怀和爱,同时也希望你也能为晚归的人留一盏灯,让他也能感觉到你对他的爱!
春节刚过,浓浓的年味尚未消散,又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已经来临。人们无不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其实,按传统习俗,元宵既是独立的节日,又是春节的延续,或者说是整个“大年”的一个环节。因为旧时春节是贯穿整个正月的,直至农历“二月二”,人们才觉得“年”过去了。
在诸多传统节日中,是最具有特色,极含诗意,又特别热闹的节日。由于是正月十五,旧时这一天叫做“上元节”,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望日”,所以又叫“元夜”,元夕。“宵”,“夜”,“夕”同义,这个节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夜晚。因而“灯”就成为其节庆的主要内容。所以又称“灯节”。
我可喜欢赏灯啦!每当节日到来,妈妈就带我到公园赏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花灯让人如痴如醉。尤其一只巨龙型的花灯,表情非常严肃,张牙舞爪,犹如一位打了胜仗的将军,让人望而生畏。还有一只恐龙型的花灯,矗立在广场中央,红红的眼睛,皱起的眉毛,让人感到万分恐惧。妈妈说:“它不是恐龙,而是‘年’。传说,它袭击过地球,最终死了。所以,人们把它袭击地球那一天叫‘年’!”可它虽然是古代传说,但又象真地发生过。
“四元钱一个啊,四元钱一个啊!”哦,原来是卖花灯的。我让妈妈买了一个花灯。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佳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佳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xx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佳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佳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大家一定记得这个公益广告:停电时,一家人点亮了一根蜡烛。楼上的人伸出蜡烛借着火焰,然后,彼此传递着爱的烛光。【关于灯的作文600字(精选8篇)】作文
何谓爱?小时候,上学时和母亲分别,她将书包挂在你幼小的肩上,再为你系上鞋带,你总会乖巧的说一声:“谢谢,妈妈再见!"她望着你离去的背影,眼里充满了欣慰,不舍和担心。青年时,当你再次上学与母亲分别时,你会厌烦耳边这关心你的话儿。你再看母亲,会发现她老了很多。对,你一天天长大,而母亲却一天天变老。但,在你身后的目光却永远没变,那就是爱!母亲对孩子的爱。
何谓爱?或许,因为考试的失利,家境的贫寒,相貌的不佳,你会感到气馁,伤心。而在你身边的朋友,同学,便会觉得很无奈,沉思半天后,挤出一句话:“别难过了。”或许你会认为他不善于安慰人,甚至埋怨他。但那短短一句,何尝不是爱呢?朋友之间的爱。
何谓爱?或许,因为你的某一次作业做得不是很好,老师生气地把你叫到办公室,叫你重新做,做的不好就不许吃饭。或许你很伤心,很后悔,当你肚子饿得咕咕叫但作业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你烦躁地挠着头,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感觉很无助。这时,有人从背后拍拍你的肩,温和地说:“还没做好?别急。”侧过身子,那便是你的老师。他蹲下来,语重心长地给你讲解,直到做完。或许你觉得自己很苦,但你可想过,你没吃饭,老师也同样陪你挨饿!这就是爱!老师对学生的爱。何谓爱?你的一声问候;你的一句赞美;你的一个微笑;你的一次肯定;你的一次理解……
让你我携起手来,点一盏爱的灯,照亮世界。
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汤团、猜灯谜、放炮竹、赏花灯来庆祝元宵。这天,爸爸教我包汤团。我们先把手洗干净,拿出一只碗。开始和面了,只见爸爸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少许水一点一点放进去,再用手绞了几下又放了点水。爸爸告诉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会粘手。水够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们用手来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开始包汤团了,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了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间挫一个小圆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进刚揉好的面团,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在刚弄的洞里,用四个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间按,揉一揉又变成了圆形。
我要把这个“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时,爸爸叫住了我说:“儿子,这样放上去可能会粘的,在糯米粉里滚一滚就不粘了。”我照着爸爸的方法一试果然不粘了。照这样一连做了好几个,不一会二十个就完成了,个个洁白如玉,让人嘴馋。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天空闪耀着五彩的礼花,有的礼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地上百子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小孩子手持烟花棒飞舞着,欢笑着。我爱包汤团,但我更爱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