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包饺子
春节是阖家团聚的好日子,人们享受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共吃年夜饭,饺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的主食。今年春节我也忍不住去体验一下包饺子的乐趣。
除夕一大早,我就听到“叮叮当当”的声响,我寻着声音来到了厨房,哦,原来是妈妈在切菜,准备包饺子呢!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自信满满地对妈妈说:“让我来露一手!”妈妈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我:“你能行吗?”我拍了拍胸脯:“包饺子有什么难的?看我的。”说干就干,我把袖子一撸,拽了一张饺皮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就盛了一大勺馅,堆在饺皮中间,两边一捏。咦?这馅就像顽皮的孩子,我让它向东它偏向西,让它向西它偏向东,馅心露在外面,怎么也不听话,饺子咧着大嘴,仿佛正在嘲笑我。妈妈耐心地劝导我:“馅不能包太多……”话音未落就被我打断了:“不就是馅太多了吗美味少放一点不就行了吗?”我绣花似的抖了几点在饺皮上,两手一捏,饺皮果然合在了一起。不过,这次这个饺皮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耷拉着脑袋,瘫在案板上。
我看到妈妈包的饺子像一队队等待检阅的士兵,整整齐齐的排在案板上。我这才虚心地向妈妈请教。妈妈手把手耐心地教导,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只能平平一勺,再用勺子把馅聚拢在饺皮中间,沾点水,左手托住,右手轻轻提起边对折,均匀地打上褶,最后再捡视有没有捏紧的地方,加工一下。我终于做出了一个白胖胖的“元宝”。我越做越熟练,得意极了。
“水开喽!”饺子随着沸腾的水上下翻滚仿佛活了一般。这包含我心血的饺子啊!快请爸妈尝一尝!吃着这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受着浓浓的深情,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篇二:包饺子
春节是家家户户团员的节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贴对联,其中更少补了包饺子,家家户户其乐融融。
今年春节,我也忍不住地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大清早起来,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妈妈面前让着让她和我一起包饺子,妈妈事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初次动手,我笨手笨脚的,拿起白白的皮,傻望了半天,无从下手,我看看妈妈,照着样子盛了一大勺菜陷,放在皮里,把胶皮对折,扣紧,大肚皮的饺子出来了,可是它太胖,把“衣服”都撕破了,菜陷探出头来喘气,我赶忙把它捏紧,“哎呦”那头又出来了,捏了这,露了那,我忙了一身汗,“怎么回事?”妈妈见我皱着眉头,在一旁说:“馅多了,皮太干,要在胶皮周围涂一些水。”我照着试了好几次没成功,不是太少就是太湿,看着妈妈的成果一排排的,我有点泄气。妈妈安慰了几句,“我是你最好的老师,看我怎么包的。”我静下心来,仔细地看着妈妈的动作,记住了要领,重新拿了一张皮,先在四周涂了一些水,再在中间放少许的菜陷,然后对折,轻轻地把他们捏紧。果然,一只元宝样的饺子出来了,我开心极了!兴奋地拿给爸爸看,爸爸竖起拇指笑了,我一连包了十几个。
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味道,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劳动的滋味,劳动最光荣。
篇三:包饺子
大年初一早上,我起来了,穿好衣服,洗了洗脸,刷了刷牙。
我进到了厨房,看见奶奶在包饺子,我很好奇咋么包饺子。奶奶笑了笑说:大年初一早上是要吃饺子的,你看先把饺子馅放到饺子皮里,之后呢,我问,奶奶把饺子用二指和大拇指拧紧两边,然后,就成了一个完美的饺子。
我也试了试,奇怪,我包的咋么歪七扭八的?我想:奶奶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呢?所以我就问了奶奶。哦,原来要用心,难怪我包得不好。
我又包了一个,这个比上一个好得多。不一会,我就包了15个饺子。
下锅了,我的饺子下了锅。过了一会,出锅了!奶奶把我做的饺子端了上来。
我咬了一口,太好吃了。我一下子就吃完了。心里想:只要用心,什么都能做好!
篇四:包饺子
星期天,姥姥来我家了。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中午吃饺子!说干就干,我们马上开工了。
堂姐买肉,剁肉,四姨擀面皮,妈妈,爸爸,姥姥包饺子。堂姐,四姨干完自己的活,又一起帮助妈妈她们包饺子。看见他们都有活干,我心里直痒痒,在心里我对自己说:“别害怕,只要你走过去对妈妈说出你的愿望,你就可以完成你的心愿!”我走过去对妈妈说了我自己愿望,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脸像一朵绽开的鲜花!
妈妈开始讲包饺子的方法:“首先拿起一块面皮,然后用勺子挖点肉馅,最后双手一捏就好了。
我按照要领做了一遍,效果不是很好,歪歪扭扭的看着就不舒服更别说吃了,我的家人看见了轰堂大笑!弄得我也不好意了,脸“刷”一下红了,“您们别笑话我了。”
我十分绍兴的一做,不想学了,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别灰心,坚持就是胜利!”听了这句话我回身都是劲。我又试了一次,又包了一个效果不好。我又多练了几遍,谁知,我成功了。我欢呼着,跳跃着,“我成功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做一件事一遍不成,多练几遍!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失败就有成功。
篇五:包饺子
冬至快要到来了,经过同学们的提议和老师们的协商,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包饺子活动。
活动时间定在12月20日(周五)下午,老师先让我们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每组六——七个同学。我们小组六个人。提前我们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馅的,有拿擀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务是拿馅。这馅完全归功于我的奶奶。馅中有纯瘦肉、洋葱、红萝卜、黄瓜,白、红、绿搭配,色、香、味俱全,营养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做好准备工作:把桌子四张四张拼到一起,把东西摆上去,把手洗干净……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切面的切面,擀皮的擀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乐乎!我们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负责切面的,只见其中一个拿着面块搓来搓去,一会就成了长条。另一个则拿一个锋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个。我和王子衡是负责擀皮的。我们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滚,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擀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吴泽楷那儿,他们是负责包的。只见他们把皮铺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馅,放进皮中央,再把两边向中间折,一折一捏,小花边就出来了。这样,就包好了一个饺子。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我们组第一个喊出“包完了”时,同学们都很吃惊,老师过来给我们和小组照了相,我们就去煮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盛在碗里,其他组的同学都跑来抢饺子。而我们一边用手往嘴里塞着饺子,一边用手护着。最后,一人才吃到一个。后来,同学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煮饺子。
结束时,我们的饺子被评为最好吃的饺子。
这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家人们包饺子的劳累。老师也正是这个用心。分工、团结、协作,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要注意的,让它们伴随着我们以后的路吧!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传是因为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有许多耳朵冻烂的穷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们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食物放进去煮,然后再捞出来,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再回锅煮,熟了以后分发给烂耳朵的人们吃,还起了个名字,叫做“驱寒娇耳汤”。不出半个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医,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娇耳”的样子,据说,吃了可以不冻耳朵。而张仲景做“娇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
小小的饺子,寄与了我们的期待,在活动中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的友谊,好温暖的饺子,让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