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是成长的港湾,修复残破的帆船;家是海上的避风所,保护雏鸟躲避暴雨的拍打;家是天空中最亮的星,使迷失的我们重新找到方向。
沿时光回溯,我只能念及祖母,而与祖父无缘识荆。他老人家在我出生前两年,因病去世了。祖父留给我的大致轮廓,来自祖母和父辈的絮叨。祖母说:“你爷爷仅上了几年私塾,却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尤其一手算盘打得格外‘溜’!”祖母说这番话时,潜意识有几分自豪,更多的则是惋惜。
祖父过世那年,赶上年景不好,在外地上师范的父亲肄业回了村。村学校成立高中班,镇上分管教育的干部找到父亲,从此,父亲走上了民办教师岗位。记忆深处,子夜朦胧醒来,常见父亲在如豆灯光下,连写带算地攻读。晚上学习,白天再为高三学生讲化学。父亲任教当年,培养出十里八村恢复高考后的首位大学生。
我虽无缘做父亲的学生,但父亲爱读书、爱钻研的精神,却深深影响了我。闲暇时,我常常阅读搜集到的各种书籍。犹记得梨花飘落的黄昏,我深深被一部中篇小说集所吸引,开篇是谌容的《人到中年》,依次有冯骥才的《啊》、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朱春雨的《沙海里的绿荫》等经典名作。那个下午,我沉浸其中,直到暮霭模糊了视线。时过境迁,依然难忘那部书带给我的惊心动魄的快感。从此,读书成了生命里持之以恒的习惯。
家风熏陶,不知不觉为我儿子埋下了读书的“种子”。每逢看他读书入迷,我总感觉分外欣慰。自幼勤读,儿子学习语文很是轻松,成绩名列前茅。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未来,明年儿子要考大学了,读书改变命运绝非空话,相信他能在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